.

要闻晨览改革,激发深圳文化精气神

白癜风专科治疗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823/4454946.html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波澜壮阔,深圳如同一段传奇,镌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壮美画卷之中。

深圳的文化创新创造,从改革开放史诗般的历程中汲取了丰富滋养。今年,放眼深圳,我们看到格外绚烂的文化画面——

大型电视政论片《创新中国》在央视首播,豆瓣评分高达9.3分;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吸引4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个优秀团组近位知名音乐家,奉献18场高水准音乐会与演出;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全球多名设计师参展或参会;第十四届文博会共有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首次在文博会上发布,展现“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影响力;第二十八届书博会选择深圳举办,打造“家门口的阅读盛宴”……

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他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在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作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锋城市,深圳在文化改革创新路上敢闯敢试,以改革补短板,以创新谋发展。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抓手,采取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攻坚克难,补齐短板,在多个重点改革领域奋力突破,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激发城市文化的精气神,推动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

改革如“杠杆”,撬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一个新书城的开业,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

7月18日,在第二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开幕前一天,深圳书城龙岗城开业,深圳迎来了第五座书城。智慧型书城里,有“无人”书店、机器人导购,还有3D智能导航系统……居民潮水般涌进书城,当晚,书香广场的现场读书活动更是座无虚席。人们对这座现代书城的喜爱,从中可见一斑。

同样喜爱龙岗书城的还有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

郭义强热情点赞:“书城为深圳文化发展伫立了一座座地标和丰碑”,并深情寄语:让书城与深圳书业的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书业发展,为其他城市树立标杆。邬书林激动地说:“深圳是中国全民阅读的发祥地,已涌现出5座书城,未来还将增加四五座。我从未发现有任何一个城市,像深圳那样重视书店建设。我相信,重视文化和阅读的城市将永葆青春与活力。”

的确,这是一座重视文化和阅读的城市。一座城市,把最好的地方给了书城,体现了决策者的视野和格局,彰显了一座城市的远大抱负。从年深南大道边崛起的中国第一座书城——罗湖书城,到CBD的大型单体书店——中心书城,到南山书城、宝安书城、龙岗书城,以及正规划建设的其他几座书城,皆是如此。

7月19日,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深圳特区报记者胡蕾摄

挖掘深圳书业繁荣发展背后的根源,正是改革,如同“杠杆”般,撬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加快龙岗书城、光明书城、龙华书城、湾区书城、大鹏书城和配套基地等规划建设,支持建设创意特色书吧,基本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格局。作为准公共文化设施,由市财政给予原特区外几座新建书城和中心书城维修改造工程总投资50%的资金补助;由市、区给予公共服务型书吧建设运营补贴,基本上都是“免房租、免物业管理费、免水电费”。目前,已有40座简阅书吧在全市大街小巷绽放。到年,深圳的书城将达到10座,而书吧将达到家。

书城书吧不仅是市民读书购书的场所,也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中心书城每年举办文化活动多场,成为公共文化新地标,而简阅书吧年全年提供多场次公益性文化活动,将文化讲座、名家讲堂等带到市民身边。

公共书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书业的整体繁荣。据统计,深圳已拥有家实体书店,当实体书店普遍受网络书店冲击的大背景下,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文化,远看是风景,近看则是生活;衡量市民的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

在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处处可见改革力量的撬动。

改革,正“撬动”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

去年5月16日,深圳城市文化菜单发布,成为国内城市里第一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单,让市民尽享“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丰富文化生活——1月有新春“关爱行动”、WTA深圳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中国设计大展,2月有创意设计新锐奖、深圳国际魔术节,3月有“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时装周、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4月有深圳设计周……还有文博会、中国图片大赛、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国际科技影视周、读书月等,美不胜收。年的“菜单”更是集中了国际化、标志性的品牌文化活动30多项。文化菜单,对于市民而言,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民生大礼包”,对于党委政府而言,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确保每道“大餐”色香味俱全,深圳充分发挥市宣传文化基金和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鼓励、引导作用,优先支持纳入“菜单”的品牌活动。同时,加大交流互动力度,搭建联系沟通平台,让各活动互通信息、互补资源,特别是在举办活动过程中更多引入社会化、市场化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共享文化福利。

改革,正“撬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深圳推进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个;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及馆站联盟建设,推行以区图书馆为总馆的总分馆制,打造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全市家图书馆和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完善文化馆联盟建设,推进全市文化馆(站)资源共享;深化公益电影市场化运作,数字公益电影院线运行良好,年全年放映公益电影1.88万余场。

改革,正“撬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深圳加快推动规划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提升改造“十大特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一批市级和区级重点文体设施项目。在加大对公共文体设施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投入经费渠道,努力探索实施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引进社会资本PPP方式等多渠道文体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同时探索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模式,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吸引社会组织和企业等专业团队参与文体设施运营管理。

改革,正“撬动”公共文化服务数量质量的双提升

深圳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和标准、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均实现免费开放、错峰服务,提高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在第17届读书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提出了“互联网+阅读”的主题,倡导“阅读永恒,载体创新”的理念,全市进一步实施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数字书城等工程,推出云书城、“掌上书城”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文化场所WIFI全覆盖……通过数字化手段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便利化水平。

“文化创新和公共文化服务,是最能直接惠及群众的切入点”,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认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体现了城市的“文化温度”。

改革如“清泉”,滋润文艺精品满园绽放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去年9月27日,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揭晓,深圳歌曲《向往》《爱国之恋》及广播剧《罗湖桥》3件作品上榜,占广东省获奖作品的四分之三。

“什么样的土地诞生什么样的创作”,《爱国之恋》由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他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阵地,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社会建设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时,文艺创作者的前瞻性、对改革开放认识的深刻性,以及对国家大势发展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