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宁魁三雕七磨,创作的本质是发现美

我们坐在木友堂的茶桌前,听金宁魁聊起往事。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雕刻呢?”

金宁魁皱眉想了想,“大概是在88年,那时我16岁,拜了自己的表哥为师,从打胚,修光,上漆一步步学起。”

金宁魁说自己走上这条路大概是“命中注定”——因为小时候唯独手工木活做得很好。

“早期的工具都是传统的刀子、斧头、锯子,可不像现在有切割机这样的现代化工具。”

那时候,光是手上拿着一把锯子或斧头,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一整天干完活下来,整只手抖得不行,腰都直不起来。

金宁魁

如今,做木雕30年已过,金宁魁说,“现在还想把木根雕表现得再当代一些,当代就应该有当代的精神在里头。”

木友堂

说起福州闽侯县上街镇,人们通常会想起两个名词“大学城”和“木根雕”。往来穿梭的年轻面孔与沾满尘埃的“树根胚子”形成映衬,竟意外成为了这个村镇截然不同的“两幅肖像。”

福州木雕兴盛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了象园、大板、雁塔三种流派。

八十年代末,随着福州市城市建设变迁,三大流派的传承人陆续迁往闽侯县上街镇,五湖四海的木雕名家也陆续来上街创作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闽侯木雕”风格。

圆雕、镂雕、悬雕、浮雕、透雕、嵌雕等各种雕刻技艺轮番上阵,龙眼木、黄扬木、荔枝木、樟木、红木、茶树木等各类木料在雕刻师父的手上被赋予新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金宁魁在这里自立门户,创立“木友堂”,取自“以木会友”之意。

“早期的木雕主要还是以佛像人物等传统题材为主,后来转为做实用化的茶盘、茶桌等民间家具,再后来出现了大型根雕摆件。木雕的发展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

金宁魁的木根雕创作遵循“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三雕七磨”的原则,重在发现木头的自然美,依势而造。

21世纪初,国内根雕行业“正是好时候”,好作品奇货可居。金宁魁创作出的木雕作品自然美和雕刻美高度统一,受到众多藏家的喜爱。

30年间,金宁魁先后收徒多名,这些徒弟在出师之后逐渐成为了木雕行业的中坚力量。但是,年轻匠人依然行走在“消逝之列”。

多年的创作使金宁魁的手上布满了老茧以及刻刀、锯子划下的各种伤痕——那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与执着,做这一行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吃苦”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根雕市场遇冷,金宁魁也尝试以“互联网+木根雕”的新兴方式来拓宽销售渠道,以及宣传推广木根雕艺术。

在电视台关于“非遗传承”的一档节目中,金宁魁应邀进行现场木雕创作。

金宁魁作品《济公》

他拿到木头之后没多久,一个生动的济公形象就在他的刻刀下慢慢浮现出来,兼具动态、美感,线条飘逸。

“看到木头后,第一时间,我就想到了济公,我想创作一个不太一样的济公形象,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同时还需要把“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的快意从木头中幻化出来。”

文化的渗透力

我们开始聊起“木友堂”里的木根雕作品。

入室是一张茶桌,这是待客的地方。主人位旁边有一件大约一人高的木雕作品,初见便觉得造型奇异,周身一个疙瘩接着一个疙瘩,竟令人越看越奇,似乎在演绎什么,或者是在述说着什么。

金宁魁作品《生命之源》

金宁魁的妻子陈丽英在旁边说,“这件作品叫《生命之源》。一个个树瘤就像是人体的骨骼。对于做艺术的人来说,艺术没有文化就没有生命力,我们管这叫文化的渗透力。”

文化的渗透力,换一种说法就是赋予木头以灵性。“雕得像”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技能,“雕得好”就很难,难在把思想、文化放在作品里头。

我们坐在木友堂里,入眼即是各种名贵木种的根雕、根艺,大小佛像、古代名人雕像,大堂中间摆着花梨大板、平桌以及精美茶桌。这些作品在技法表现上大胆革新,浑然天成、线条流畅、质材醇厚,给人以贴切、惊叹以及震撼感。

金宁魁作品《步步高升》

我们的目光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件形状极像官帽的根艺作品,名为《步步高升》。原来是几根其貌不扬的树根,依赖于艺术家的一双“火眼金睛”,通过对树根定型、立意,将其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一起,随后打磨、加工。

金宁魁作品《古韵》

奇思妙想!这是作品给观者的第一感悟。她又指着一件形似恐龙化石的作品,她说这叫《古韵》,“材料是去材料厂的路上捡到的,我们倒腾来,倒腾去......其实木雕的本质便是发现美。”

话不多的金宁魁谈到了木雕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要保留木头的最自然形态,就要尽量少动刀。”

因此,最多的时候,他就坐在那里跟木头“交流”,直至木头“开口说话“,才开始下刀,几刀过后,便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作品。

金宁魁作品

30年间,金宁魁共创作了0余件作品,作品《笑口常开》、《忠诚卫士》、《古韵》等先后获得“刘开渠根艺奖”金奖;《各有所长》获第三届中国《东阳》工艺品博览会银奖;《喜鹊登枝》获第三届中国(莆田)工艺品博览会金奖等。

金宁魁作品《吻》金宁魁作品《老烟枪》金宁魁作品《顺风耳》

近年来,金宁魁不断地揣摩着艺术与商业,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随着年岁渐长,见过的人文自然、走过的路.....尽数化作他眼里无穷无尽的木雕魅力。

“木友堂”里的这些丰富的艺术文本,折射出了一座城市的美学底色,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更是能勾勒出当代思潮的宏观图景。

我们拭目以待!

须知

摄影摄像

李佳霖

部分图片

由手艺人提供

视频剪辑

李佳霖

统筹

苏兰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