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三分钟,让摄影变得更简单。
我们继续来讲解摄影构图,在前面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照片要遵循完整性原则。很多朋友就会问,那么像一些照片又裁头又裁腰,照片还是否完整呢?今天就和大家详细的来讲解照片的完整性原则。
一:完整性原则的定义:
一张照片需要遵循完整原则,是一种简化的说法。我们常说的照片需要具有完整性,主要指的是照片的主体完整。注意这里指的完整是一种相对完整,而不是绝对的完整,我们来看下面这张照片。
图一上图拍摄的两个人物手部特写照片,我们能够很容易判断出照片的主题,通过两个人的手和手心的字表达出来。照片的主体是人物手部,我们并不能说这张照片不完整。如果你把人物手臂全部拍全,反而使得照片找不到主体。注意在构图时,我们并没有直接裁切人物关节,这是完整原则的一个要点。比如像下图一样,二次构图裁切关节,就使得照片不完整。
图二二:完整性原则的应用方法
拍摄照片时,我们要实时的观察取景器中的画面,实时判断是否完整,接下来我们看一些照片来分析。
图三第一要点:避免照片中的线条使得照片不完整。从上面图三中可以看出,海平面线条横穿人物的脖子。我们在摄影构图时,一定要记住裁切人物时,不要使得画面中的线条裁切人物关节,因为这样裁切就会失去画外联想性。最后使得我们心理上觉得人物肢体缺失,影响照片的完整。其中有两种裁切因素,一种是注意照片中的线条被动裁切人物的关节,另外一种是注意构图时主动裁切人物的关节。
图四第二要点:建立画外联想空间。我们看图四中,这张照片时一张近景照片。摄影师主动裁切人物腰部以上的位置,其中右手弯曲拨弄着头发,弯曲的手部位置就建立了画外联想空间,我们不会去猜想人物是否肢体缺失。在拍摄时,如果拍摄的是人像摄影写真,我们常会叫模特将手抬起来拍摄,这也是一种建立画外联想空间的方法,才会使得裁切的相对不完整区域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图五图五就是一张典型的裁切人物的照片,我们先不论构图。正常拍摄时,我们总会拍摄人物的全景。而全景的直接将人物给拍摄完全,缺乏画面的联想性。在拍摄这类人像写真时,我们常常会将人物肢体表达不完全,就像是框架式构图一样,你越是遮挡,我就越想看。同一个道理,通过裁切人物非关节部位后,将人物大腿抬起来,建立化外联想空间。如果说,这张照片没有将人物大腿部分抬起,整个照片就会失去完整性。
图六第三要点:增加视觉方向的延展性。我们常说拍摄照片时,在构图上一定要注意视觉的延展性。图六就是一张不完整的照片,我们看人物面对的方向,留着很少的视觉空间,这就会使得观众观看时感觉很压抑。人眼观察照片时,都会寻找画面中开阔的地方。注意这类构图时,一定要在人物面部区域留下足够的视觉空间,我们看下面这张照片的对比。
图七上图中,人物的面部方向就够了视觉空间,我们叫视觉方向的完整性原则。同样是一样的光影对比,逆光将人物头部照射的比较亮,图七就仅仅改变了人物面部的视觉空间后,就会使得照片更加完整。
图八第四要点:建立完整的叙事主体。我们看照片图八,作者表述的是一个农户挑东西的镜头,那么你拍的时候就要将人物挑东西的整个动作拍摄完全,这样才会完整的叙述这个故事,像图中裁切的部分,右边如果没有篮子,真个照片就会显得人物很轻松,叙述不了一种很重的感觉。
图九通过上图的对比,我们发现照片中人物表达的主体完整,增加了照片的叙事能力。
图十第五要点:构建完整的环境。如果说前面四点都是在讲解关于人像摄影中的完整性原则,那么第五点就是讲解的风景摄影中的完整性原则。这两者也不能分开讨论,因为风光摄影作品中不可能一直都没有人物,而人像摄影中也不可能没有环境作为背景。我们看图十中,画面中存在着地平线条,我们在讲解照片完整性时,经常会提到谨慎处理照片中的线条,小心它将画面分割成两部分,使得照片失去完整性。像上图中一样,如果没有一个人物的出现,可能照片整体感觉上就会不完整。
图十一像上面这张照片,我们看上图是通过中景的山建立了照片的完整性原则,我们在拍摄时经常会寻找这样一根线条,它能和地平线垂直或不垂直,只要在地平线上就一定要在此布局不同元素穿过地平线。那么这张照片就会很完整。
总结:
通过完整性原则的认识和应用方法的分析,我们学到了如何来拍摄一张照片完整的照片,当然一张完整的照片并不是一张好的照片,我们还要结合其余三点构图原则来一起分析。学会了拍摄的方法后,我们能规避掉很多拍摄中的小问题,同样也会增加我们的照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