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意摄影运动兴盛自19世纪末,消退于20世纪20年代间。在兴盛时期,产生的主要支流有“高艺术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和“印象派摄影”。在当时主流的艺术观念中,摄影因其极强的技术性而得不到承认,于是摄影师们不得不极力地向绘画感觉靠拢。一些放下画笔架起相机拍照的画家,更是直接的运用绘画手法来拍摄照片。从鉴赏角度,人们对摄影影像的美学认知有限,套用绘画的审美方式来看待摄影影像,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摄影影像的发展轨迹。总之,早期摄影在艺术表现上,由于缺少自身语言而更多地从绘画中借用,便产生了画意摄影。画意派是对画意摄影诸流派的总称。画意摄影在发展期间,因对如何借鉴绘画有不同的观点及不同的创作手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画意派摄影兴盛的高峰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10年代间,画意摄影的美学准则是摄影作品的艺术性要以绘画意境为前提。画意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画意摄影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典雅阶段、画意阶段。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直接摄影的崛起及摄影分离派的后期影响,画意摄影逐渐衰落。
画意摄影诸流派的交替出现及画意摄影表现风格上的兴衰,反映了早期艺术摄影由于不成熟而对绘画依附和摆脱的反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时的摄影者追求艺术表现的热情。也正是这种活跃的反复的奋争,才为摄影取得艺术上的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想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能力和充实艺术修养。”画意摄影家十分强调艺术修养,所以从今天看画意摄影并非是摄影发展过程中的迷失,把摄影从初期机械的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是画意摄影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