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过许多人:你为什么拿起相机?在短暂思考后,大家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记录自己的生活。显然,这是非常真切的答案。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这一需求就变得格外迫切。
不过,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既然记录才是目的,那么除了把照片拍清楚、拍漂亮以外,我们如何用相机系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如何拍摄自己的私人家庭影像?
我们有两种选择。
第一是随身携带相机并随机抓拍。这样做的好处是画面非常自然,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这会是一个遥遥无期的项目,它没有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结束(例如两年)。
如果一个拍摄项目没有结束时间,那么结果就容易变得不可预测,让人“看不到希望”,能够坚持下来的可能也微乎其微。
第二种是完全随机拍摄。
这样做的缺点是组照缺乏整体性,我们能拍到些什么?这些画面如何构成一个连贯的主题?一切都在控制之外,我们就只好拉长拍摄时间来试图做些弥补。
说实话,由于缺乏事先的规划,我们可能在很长时间内拍摄大量同质化的场景,最终依然无法构成丰富而全面的组照内容。
那么,将“私人家庭影像”作为一个摄影项目来对待是更明智的做法。我们需要对拍摄内容、结构、时间、呈现方式等细节有所预期,就像写文章需要事先就想好章节结构一样。
当然,对拍摄项目进行策划并不等于“摆拍”,我们从宏观上把握项目内容和进度,但在拍摄时依然以抓拍为主。必要的时候,“摆拍”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做法。
例如,我的女儿在洗澡时,因为害怕老师奖励的、手背印的小花印章被洗掉,所以伤心得嚎啕大哭,此时我会邀请她伸出双手给我“摆拍”一张照片,将小花和她的眼泪都记录下来。你看,这个场景是“摆拍”的,但故事是真实的。
在当前场景中做出配合拍摄的动作,并不会“不真实”
如果我发现整组照片中缺少某些必备的场景,例如张开双臂抱着家中小狗,我也会刻意安排她在清晨的阳光下和狗狗一起玩耍,然后躲在一旁拍下这温馨的一幕。
因为这也是我们生活中会真实出现的故事,也因为最后的一瞬间还是“抓拍”下来的,所以这一“摆拍”行为并不会导致画面有半点虚假的不适感。
剩下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始着手策划一个拍摄项目呢?我建议你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提取家庭生活的典型片段
首先,你需要将家庭生活中具有典型特征的事件提取出来,以关键词的形式做一个列表。
以滨田英明的“赤子HaruandMina”项目为例,他拍摄的是自己两个四五岁的孩子,拍摄场景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雪中玩耍,一起泡澡,在地板上睡觉,在阳台攀爬,玩相机,弹吉他,站在铁路道口等待火车驶过,在地铁站里拉着手前进,穿着校服背上书包一起上学,坐船出海,抱着吉他唱歌,等等。
滨田英明作品
再比如森友治的《DaCafe日记》一书里涉及的场景有孩子在玩游戏机、臭脚丫放在狗狗旁边等。
与滨田英明不同的是,森友治常常会拍一些没有人物的空镜,或是将镜头对准某些静物或人的局部,例如吃剩的早餐盘,写着字的纸条,一只拿着电子表的手等。这些生活细节看上去和孩子关系不大,实际上它们对整个故事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你可以将它理解为孩子眼中看到的世界,或是对生活环境的细微刻画。
森友治作品
不管是滨田英明还是森友治,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温馨画面,所以拍出来毫无违和感。请切记,做拍摄策划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杜撰”一个故事,而是对生活进行精炼地“提取”。
展示效果预估
列出所有拍摄场景后,我们还需要对照片最终的呈现方式加以预估。这些照片最终会是做成一本相册,还是打印好挂在一面墙上?即便你只是准备发在朋友圈里,也需要考虑是一张一张单独发出,还是九张为一组?
不同的呈现形式会明显地影响着观众的观感,反过来也影响拍摄该如何策划。例如以画册为展现形式时,摊开画册时左右两侧照片、前后页同一侧的照片之间会有直观联系,它们应该是同一种构图,或者同一种被摄主体的照片,还是画面应该在逻辑上进行承接?你需要为此进行具体的设计。
做成左右对开的画册,和网络展示图片的效果肯定有所不同。(图中画册为森友治作品)
选择合适拍摄器材 当然,除了场景和动作的设计外,选择合适的拍摄器材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日本许多以拍摄家庭生活著称的摄影师们,例如石川佑树、滨田英明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胶片相机来拍摄,胶片所独有的温柔色彩和恰到好处的清晰度确实非常适合拍摄家庭题材。
但胶片也有很多局限性,抛开金钱和时间成本不论,首先胶片无法随时调整感光度,也不具备数码相机那么高的感光度,在光线稍暗的条件下抓拍就成了问题。不过,森友治常用的是数码单反相机,他也推荐想要拍摄家庭生活的人首选数码单反,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拍摄习惯,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趁手的那个器材。
我最喜欢使用的是富士X系列、LeicaQ一类的轻便型数码相机。因为它们足够小巧,随身携带时我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便,另一方面孩子在面对这样的小型相机时不会有什么压力,表现更加十分自然。
拍摄与编排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着手拍摄了。
摄影师可以先从方便的场景开始拍起,此时甚至不必刻意安排故事,随着生活本身进行“半随机”拍摄,每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就在之前罗列的拍摄大纲上找到相应的一项打勾。
完成一定的拍摄数量后,我们就可以试着将组照进行编排,排列可以在电脑里进行,但我更推荐的方法是将拍摄的照片打印出来,每个场景打印1~2张,照片不用太大,每张A4纸排列10张左右,用剪刀将它们剪下,变成一个个“小豆腐块儿”。然后将这些小照片摊在桌面上进行“推演”——最喜欢的放在一起,还不错的放在另一边,最糟糕的排除在外。
接下来,你可以试着将最喜欢的那些照片进行排序,让这些单独的“语句”构成连贯的“段落”,再让“段落”构成“文章”。
排序时,如果发现有“断档”的情况,你就可以从“还可以”的那堆照片中寻找合适的画面作为承接,有的画面单独看起来虽然一般,但放入合适的位置,其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为什么不等全部拍摄完成后再进行排列呢?因为初步排列后你可能会发现之前策划方案的不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补上遗憾。
经过上述的步骤,独特的“家庭相册”就基本成型了。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你准备好留下它们了吗?
摄影并文/叶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