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解相机摄影的6种曝光方法

用相机进行摄影,有多少种曝光方法,每一种曝光方法,可以怎么拍摄呢?今天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曝光方法。

平均曝光法

这种测光方式可以说是伴随测光表发明,最早出现和最基础的曝光方式。

平均曝光是指对取景范围内的多个对象测光后,取其综合平均值作为曝光的基准点曝光。在具体操作上又分为两种做法。

1.按平均测光值曝光

这种方法是把拍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一次性测取整体的平均亮度值并按这个平均值曝光。

如果被摄对象影调单一且亮度接近中级灰,便能获得好的曝光效果,如下图所示,绿色与红色都是接近中级灰的影调,正好合适。

如果被摄对象有明暗差异,但明暗搭配均匀合适,也可获得较好的曝光效果,如下图所示,有黑影、有白墙,也有蓝天和青山,整体明暗影调是均衡正常的。

2.按测光的平均值曝光

这种方法是分别测取被摄景物中亮部和暗部等局部亮度值,然后将几个数值平均,按平均后的数值进行曝光。

如下图所示是一幅海岸风景照片,对亮部(天空白云)、中灰区域(桥面、海面)、暗部(建筑、山树)三个重点部位分别进行测光,然后将三个数值平均后进行曝光,这样做可以使天上白云和地面建筑的层次都得到较好的表现。

平均曝光法的缺点是,当被摄景物过于明亮、过于深暗、或明暗面积悬殊且明暗反差太大时,按照测光表推荐的曝光量曝光就不能再现景物的本来面貌,即出现曝光失误。

如被摄景物是大面积的深暗物体(背景)和少量的浅亮物体组合时,就易导致曝光过度(如下图所示);

如被摄景物是大面积的浅亮物体(背景)和少量的深暗物体组合时,则易导致曝光不足(如下图所示)。

区域曝光法

区域曝光法是美国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以黑白影调级谱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曝光方法。

区域曝光又叫分区曝光,是将被摄景物的反光率和现场的明暗变化、曝光量的多少、画面影像的明暗程度等三大要素对应整合,统一划分为渐变的11个灰度区域。

这样,拍摄时根据被摄景物的明暗程度和曝光量的多少,就可以预知被摄物体从明到暗各个部分将要在画面上形成的影像的明暗效果,使我们拍摄的画面中每个部位的明暗影调都得到了精确地控制,如下图所示,就是这样来测量、来分析、来选择曝光和后期调整,所完成的一幅经典画面。

在区域曝光法中,根据曝光量多少,将被摄物体质感细节的再现与画面中的明暗影调区域结合起来,可划分出三个影像表现范围。

从区域曝光法可知,三个大的影调区域里(如上表),0区和Ⅹ区2个区域是理论上的纯黑色区域和纯白色区域。

从曝光控制上来看,没有价值也没有必要去考虑。

Ⅰ区和Ⅸ区2个区域虽然可以分辨层次,但没有细节质感等重要信息。从曝光控制上来看,作用不大,只适宜用来作为影调基础区。

真正可以表现质感的是第Ⅱ级到第Ⅷ级这7个区域,因为这几个区域不仅有明暗的分别,还可以展示出丰富的细节和层次。

其中第Ⅴ级是中级灰(18%的反光率)物体对应区域,是测光和曝光的基准点。

高调曝光法

高调曝光的被摄对象通常是具有高反光率的明亮物体,或者被摄对象中大部分是高亮度的物体,如白色、浅色的瓷器、玻璃、白色布纱等人造物,还有云雾、皑皑雪景等自然景物。

高调曝光法是直接测量这类高亮度物体的亮度,然后在曝光时增加3级左右的曝光量,使明亮物体的影像亮度落在第Ⅷ区的位置。

这样,被摄物体原本特有的明亮、浅淡影调,在最后的画面中照样明亮、浅淡,得到最合适的再现。

例如拍摄一幅婚纱人像《回眸》,对白色的婚纱衣裙测光,测光数据是F8的光圈、1/s的快门速度,若据此曝光得到的是正常影调画面(见下图)。

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3级曝光量(光圈F8、快门速度1/15s),可使白色婚纱的影调位于第Ⅷ区,背景位于第Ⅵ~Ⅶ区,保证了画面中高亮度的物体都有浅亮的影调和细部的质感表现;

由于人脸部的亮度比白色婚纱低3级左右,这时人脸部的影调就落在第Ⅴ~Ⅵ区,五官和皮肤的质感层次都较好,整个画面显得明快淡雅(见下图)。

低调曝光法

低调曝光法与高调曝光法刚好相反,被摄对象主要是反光率低的黑色和深色物体,或被摄对象中大部分是低亮度的物体或阴影,如黑色的煤炭、沥青、深色的树木、浓重的阴影,等等。

低调曝光法通常是直接测量这类低亮度物体或者被摄物体中重要的阴影部位,然后在曝光时减少2~3级的曝光量,使深暗的物体影像落在第Ⅱ区~第Ⅲ区的影调区域。

这样,就使得黑色、深暗的物体所特有的影调和质感,在画面上能得到较好地再现。

例如这幅夜色下的高山风景《夕阳古塔映珠峰》,就是采用低调曝光法拍摄。

先对暗蓝色的山腰处测光,测光数据为光圈F8、快门速度8s,在此基础上减少2级曝光量,即用光圈F8、快门速度2s进行拍摄。

这样就让山腰落在了第Ⅲ区,使山体的蓝紫色和细微层次都得到再现,夕照之下的金色珠峰落在第Ⅵ区——明亮醒目、质感丰富,整个画面影调深暗又具有较多的细节,很好地表现出高山夜景的情景。

包围曝光法

包围曝光也叫括弧曝光,是一种胶片相机时代出现的保险曝光方式,适用于拍摄复杂对象和精确画面。

具体做法就是先按测光值曝光一张,然后在其基础上增加和减少曝光量各曝光一张或多张,正负级差可以按1/3EV、0.5EV、1EV等来调节。

这样就得到了多张不同曝光量的照片,为我们事后选出最佳效果照片提供保障。

现在的数码相机上,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包围曝光拍摄,还从中进化出HDR曝光合成——即拍摄3张不同曝光量的照片后、相机自动合成一张曝光完美的照片。

除了相机上的HDR曝光,这个HDR合成也可以在后期软件里专门去做。

多次曝光法

多次曝光就是在同一个画面上进行若干次曝光,以形成特殊影像构成效果的画面。

多次曝光方式根据具体效果的不同。分为多区域单次曝光、重叠曝光和堆栈曝光等。

1.多区域单次曝光

这种多次曝光法所获得的是影像合成效果。即画面分为若干个拍摄区域,分若干次曝光;而每一次曝光只是没有曝光的区域曝光,已经曝光的区域则不再曝光。

因此在曝光操作上,每次曝光都是按正常曝光完成。例如图4-25《回忆》就是2次曝光——分区域单次曝光的画面,第一次先拍摄灰色背景下石膏人头像的剪影,按照背景亮度曝光,这时石膏头像没有受到光照——落在第Ⅰ区,因而呈现黑色——也就是此区域没有曝光。第二次曝光时,遮挡画面中已经曝光的背景部分,注意将人脸部放在第一次曝光时未曝光的黑色剪影区域中间,只在黑色头像剪影区域里拍摄新的人脸,就完成了。

图4-25回忆/劳晨摄

2.重叠曝光

这种多次曝光法所得到的是影像叠加效果。即画面分为若干次曝光,除第一次曝光外,每次曝光均是在已经曝光的地方继续曝光,若干次曝光量的总和等于一次正确曝光的数值。在曝光操作中为使最后的画面上总体曝光正常,应按正常曝光量的1/n(n是曝光次数)进行单次曝光。

如图4-26《幻变》为4次曝光效果——4次曝光叠加的画面。要完成4次曝光,则每次的曝光量应是正常曝光量(总量)的1/4。当光圈缩小1级时,曝光量减少为原曝光量的1/2;当光圈缩小2级时,曝光量减少为原曝光量的1/4。正常曝光量是光圈F11(快门速度1/s),那么缩小2级光圈为光圈F22(快门速度1/s)拍摄4次,就可获得一幅曝光正常的4次曝光画面,《幻变》就是这样来拍摄的。

3.堆栈曝光

堆栈是数码摄影中特有的曝光方法——也是一种全新的多次曝光技法,它采用多张照片图层叠加的方式,通过电脑软件计算处理合成为一张照片。例如图4-27《飞速》就是采用堆栈技术,拍摄了多张照片,然后合成的一张画面。

与传统的多次曝光相比,堆栈曝光具有多个优点,它突破了拍摄条件、环境和器材的限制,适合用来表现长时间曝光(慢门)效果——如星轨、车流,流水、瀑布等题材对象,而且可以获得品质优良的影像画面。

从操作上来看,堆栈摄影比较烦琐和费时,前期要拍摄很多张,大多要上百张照片才行;后期也要高性能电脑、有关专业软件和高超的后期技术,才能顺利将前期的众多照片叠加合成为一张完美的画面。

图4-26幻变/陈勤摄

图4-27飞速/戴立新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