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旭/文
在泰康空间举办的以骆伯年的摄影作品为中心的“专业余·出现代:骆伯年与同代影人–s”摄影展中,有一块形式独特的展示区域。有别于常见的对照片的装裱和展览的方式,策展团队别出心裁地将骆伯年的一组照片装裱在一排两面镂空、垂直于墙面的画框里,从而让观众能同时观看这些照片的正反两面。这些相片的一面是精致如画般的风景图像,是摄影师的巧思和一系列繁复的技术操作所碰撞出的、经过精心筛选和调控、而最终以平面图像的形式呈现出的成果。而相片的另一面则偶见简短的与照片拍摄相关的手写笔记,或是几行深色的胶水粘着黑色卡纸的残印,记录着这些风景图像在成为照片之前和之后的些许生命片段。某种程度上,这两面可以看作是这些照片的图像性和物质性的象征。
在骆伯年的照片背后的笔记中,有一些向我们透露了摄影师拍摄和冲印这些照片时的技术上的细节。譬如,一张照片背面有一行轻浅的铅笔标记,写着“Agfa-Brovira”——当时非常流行的德国摄影器材品牌“矮克发”旗下的高端相纸(图1)。他的名为《幻象》的、经过叠加而成的照片背面甚至详细记录了两次拍摄的光圈值等技术参数(图2)。这些记录体现了摄影师对摄影材料和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