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的未来进化与融合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摄影与一些传统艺术有着相同的目的,从岩画开始,在摄影出现之前,“形象创作”一直是一种手工业。而摄影的出现,完全把“现实重塑”变成了“现实裁剪”,这是图像获取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而当今世界,摄影与互联网的结合将我们的世界编织成一个巨大的图像网络,每个目击者都迅速地将自己的直接经验转化为他人的间接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图像的传播和图像的生产已经成为“图像创作”的得力助手。这是摄影诞生后给“影像创作”带来的一种升级属性,如今,仍在不断升级。所以,在讨论摄影的未来之前,我们首先要想清楚,摄影的定义并不是永恒的。

与本杰明的肯定不同,阿多诺强调,一项技术是否可以被认为是进步的和“合理的”,取决于它的语境的意义,或者它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及在特定作品的结构中的作用。这反映了摄影面对“兴衰”和“离开还是留下”的话题相对比其他艺术形式要快得多、激烈得多。技术形象的出现与人的关系是相当特殊的,它们与人的互动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和思想的输出形式。本杰明肯定了技术影像作品的受众作为主体存在于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作品的被动接受者,还有自己的思想。机械复制技术使传统逐渐平民化,走向大众消费群体,使普通人获得近距离接触和欣赏艺术作品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艺术受众的扩大也意味着一种变化。“公众是推动当今所有对艺术作品惯常态度重生的母体。”关于观众对作品的积极解读,也揭示了现代公众更追求一种放松和愉快的观看。“娱乐的接受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在艺术的所有领域都越来越受到推崇,这是观念深刻变化的标志。”现代电影等艺术,在观众的解读方式上遵循和适应了这种变化,它们创造了一种感官上的震撼美学效果,就是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它的力量。观众可以变为艺术品的创作者之一,消费者也可以随时变为生产者。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这种相互影响的效果越来越突出,图像的受体和图像的创造者经常重叠。我们不能从绝对客观的角度来定义,通过将摄影和影像置于持续位置的媒介,图像本身独立于现实,平行于现实,甚至产生了不同的现实。

摄影和照相机是产生图像的手段和工具。在产生图像的过程中,“获取图像”的结果保持不变。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图像媒体的复杂性和超越性迸发出来。这个时候,传统的摄影观念从诞生之初就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用相机直接捕捉照片不再是艺术家创造艺术的唯一方式。北京电影学院年轻教师孙略用计算机编程形成图像。电子图像艺术所展示的客观事物与相机一样,也将客观事物的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合二为一,便于人们认识到客观事物的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它仍然被用作一种工具,从表面上看,它和上世纪60年代使用摄影的概念艺术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今天的艺术家使用摄影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合适的媒介来表达他们的想法。虽然这些艺术家似乎越来越远离摄影,在形式上更接近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现成品等其他艺术形式,但他们讨论的主题是回到摄影。

在讨论摄影和未来时,技术发展无疑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技术影像”是弗鲁塞尔紧跟“摄影”哲学思维提出的核心内容。两者的关系表现在照相机是制作技术图像的装置,照片是技术图像的第一种。此外,摄影师和相机之间的“合作”(或“对抗”)的动态是典型的。摄影是连接人、物和世界的中介,正如马修·福勒所指出的,相机是一个“网络体”。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这种有机物总是依附于对宇宙的理解,比如宇宙(包括颜色、地貌、植物、动物、人等)是一个受普遍规律支配的“有机体”,或者是存在的巨大链条中的一环。“技术形象”阶段与其他历史阶段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与世界的关系被颠覆了。通常的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机制不再适用于技术图像的世界——它们是由快速变化的电子粒子组成的图形,因此无形的规范似乎处于被打破的边缘。摄影的未来是观念的进化和融合。

摄影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它不再是一个完整和完全独立的个体。这也是摄影被当代艺术接受的标志,它将不再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当我们从物质世界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从“输出”开始的发展过程。填充开发过程的是技术、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概念。在这个人类通过图像感知世界的时代,海德格尔指出,“我们在画面中”不仅意味着“存在从根本上被摆在我们面前”,而且意味着“存在——在它所包含的一切中并共存于其中——作为一个系统站起来”。“世界形象”不是指一个关于世界的形象,而是把世界作为一个形象来把握。人的存在是在人的表征状态中寻求和发现的。“世界成为一种形象”本身标志着现代性的本质。用这种理解来审视数字时代的文化,我们可以发现“拟像”和“模拟”的特征。

“拟像”是一种“没有参考原作的复制品”。当今时代的“拟像”与古希腊理论家所称的“复制品”的区别在于,复制品是对原作的模仿,并始终标记为复制品,而原作具有真实的价值,具有真实的存在。虽然副本的价值是从属的,但它仍然帮助你获得现实感。另一方面,“拟像”是事物的复制品,与原始事物没有任何关联。复制品是人类创造的,而“拟像”也是人类亲手创造的,但它是一种没有原物的不存在的模仿,它是基于模型产生的“真实的”东西。“拟像”也不同于小说,因为在小说中,它只是一个存在,把一个缺席作为存在,把想象的东西作为真实的东西。“拟像”分解了任何与真实事物的参照,把真实事物吞进了“拟像”。

当黑格尔说“真理是事物展开的必然性”时,人们早就渴望介入这种所谓的必然性,以积极地创造一种可以想象的真实景象。埃里克·奥林·赖特的《想象真正的乌托邦》中,指出了幻影的理论概念,“幻想,在道德上为一个和平和谐的人文世界而设计的幻想,不受现实的人类心理和社会可行性的约束”。(安东尼·邓恩,)单从摄影来讲,世界遵循我们的想法,我们头脑中的想法塑造我们头脑之外的世界,所以摄影的未来,技术图像,和世界融为一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