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海量的资讯和日常通讯需求,它更是我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便捷工具。手机,也日渐成为当今流行的拍照器材,提供越来越好的画质和丰富的拍摄功能,降低了摄影的进入门槛,但同时也给希望拍出更好作品的朋友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相信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会对如何用好自己的手机拍摄一张令人眼前一亮的照片获得一些启发和思考。
由于目前手机技术发展的限制,大光比,暗光等环境手机进行拍摄仍然有较大的不足,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也不会专门为手机购买镜头提升拍摄质量。手机相对传统的单反相机有一定的劣势,但其实也是可以变为优势的。
一、明确的主体
第一眼看过去,我们的注意力一定会被吸引,不会落在背景上。我们如果继续观察,会发现主体的非常具有视觉表现力。这样的过程通过视觉进入到脑中,以及在脑中的反应时间是瞬间完成的。一张照片能够被快速解读,是它有可能被记住的前提。
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看到下面一张照片的时候,我们的视觉焦点落在哪里了?有人说是餐盘、有人说是食物、也有人说是虚化的背景。相信作者听到这样的回答会哭晕在厕所了。从元素的组成上来说,构成这张照片的内容也是蛮多的,而且各内容之间有位置和逻辑上的内在关联。最前面的食物就是我们的主体和焦点。
通过对拍摄元素和背景的简化,以及拍摄位置的调整,就能得到了一张视觉中心比较明确的照片。最前面的餐盘成为了最为吸引我们眼球的主体。作为一张手机摄影作品,这张照片的画面还需要进行精简。
二、有趣的构图
照片的构图先说一个视觉法则——三分法原则。在看一张照片时,人们对照片中不同位置的元素给予的 对称构图法
手机拍照非要要用三分法的原则来构图吗?不是!如果画面具有显著的引导线条,对这种线条又有较好的把控能力,就可以打破三分法构图。
三、取景方面的技巧
我们以往拍照的习惯都是用人眼的高度来取景,出的照片虽然接近人眼观察的角度,却缺少了新意。不妨尝试打破人眼的高度,用超低视角、仰拍或俯拍视角进行取景,往往会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
四、清晰准确的对焦和曝光
拍摄主体背对阳光,就是逆光拍摄时,如果人物背景曝光正常,那人脸部就是一片死黑,没有任何细节;反过来对人脸测光,人脸获得较为准确的曝光后,背景则是死白,同样没有任何细节。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手机感光器对于极亮和极暗的辨识程度是远不及我们人眼的。
在绝大多数拍摄情况下,不用刻意地去考虑手机拍摄的对焦点在哪里。绝大多数的拍摄情况,主体离摄像头的距离都会在0.5米甚至更远,主体和背景几乎是清晰的。拍摄一张略带虚化效果的照片,技巧是主体离手机摄像头要足够近。手机摄像头离主体的距离在10公分左右,手动选择对焦点,把对焦点置于主体上,就可以带来背景虚化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