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完成一幅摄影作品的创作和拍摄,最为重要的环节大致一是构图、二是曝光、三是后期制作;而曝光环节中,又包含恰当用光和合适曝光。
在合适曝光的环节中,通常又有正确曝光、科学曝光、正常曝光、个性曝光和特殊曝光等等说法。不管使用什么说法,其本质就是,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设计,找到并实施一种曝光的数量控制,实现相对满意的曝光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将理想的曝光称之为“合适曝光”。
通过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感受到曝光过程在整个拍摄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而要实现合适曝光的基础就是——测光。
本次回答,先说一说测光的一般过程和原理,在稍后的叙述中会提供一种测光环节中使用的“通法”操作,由测光变为“不测光”,由重要环节降格为“非必须”环节。
通俗地讲,测光就相当于一次战役前的侦察,也相当于一项工作之前的调查了解。不掌握准确的敌情,无从完成战略与战术的制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这个道理。
先前的胶片时代,测光是由前人和自己经过无数次的拍摄实践后加以总结,在什么拍摄条件下,大致的光线条件如何,在什么光线条件下,大致使用什么样的光圈、速度和感光度的配合,逐步完善经验和发现规律,形成了一套大致科学和实用的用光方法,从而形成了诸如“16阳光大法”之类的实战法则。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引入了测光工具,在具体的光线条件下,运用测光表进行精确、精细的测定,运用当时的光线强弱数据,为拍摄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使得光圈、速度和感光度三者的配合更加精密与合理。
现在的数码技术日新月异,包括单反相机在内的所有拍摄设备,都带有高新技术的电子测光系统,能够给拍摄提供精确的光线数据,甚至还可以运用测光数据“独立自主”地实施一套拍摄程序——诸如全自动拍摄、智能拍摄等等,使得人们的拍摄和创作更加数字化、精细化和个性化。
以上所有测光数据的提供,最为底层的根基就是测光方式的选择和运用。
回到正题,拍人像到底该怎么测光?
第一、单反相机的测光模式
单反相机的测光模式大致有:
1、平均测光——对整个取景区平均计算测光值。
这是相机默认的基本测光模式,使用最为普遍。在取景范围内光线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情况下,几乎都能让你得到一次满意的曝光。
2、中央平均测光——对取景范围中的10-30%的区域计算测光值。
当需要表现的主体在取景范围中间部分,而环境明暗与主体有较大的差别时,选择中央平均测光,仅对中央大部分区域测光,能使主体的曝光较为准确。
3、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内测光。
点测光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三种测光模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照顾和考虑构图画面的什么位置和什么元素多少的不同。由于画面元素多少和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测光方式的需求与安排。具体的含义,仅凭“望文生义”就能解决和落实。
第二、人像拍摄时的测光方式
一般来说,测光方式的选择原则是,根据画面中的人物多少而定。人物众多——选择平均测光,人物集中——选择中央平均测光,人物单一——选择点测光。这种选择的思路,有点类似于对焦点方式的选择。
第三、一般拍摄的测光“大法”
这里的“大法”亦可称之为“通法”。就是说,对于一般的场合和拍摄所采取的思路方法都是普遍适用的;需要的使用条件是拍摄人具有一定的拍摄经历和个性“诉求”。
1、选择中央平均测光。为什么需要选择中央平均测光呢,原因就是三种测光方式中,这种方式相对来得折中,能对方方面面的的条件都有所兼顾,思路上也比较“中庸”;既然是比较折中的状态,就能适应大部分的场景。一旦选择了中央平均测光,就基本可以固定,免得在多钟选择和设置中来回调整折腾,实施以不变应对万变的思路。
2、通过试拍观察曝光结果。实际拍摄过程当中,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举机即拍、拍完走人,就是不能提供多次拍摄、调整拍摄、比较拍摄的机会。
但是,在绝大数情况下,其实都是存在和能够找到多次拍摄、调整拍摄、比较拍摄机会的,只需通过一到几张的拍摄,进而观察效果,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和创作设计,进行曝光参数的调整,实现自己的曝光目标,得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曝光结果。
3、通过曝光补偿手段实现理想结果。这里的“通法曝光”就是启动曝光补偿。
在对已经拍摄片子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定会根据经验和主观意愿作出判断,整张片子或是画面中的主体或是画面中某些元素出现了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一旦发觉了曝光过度或是曝光不足,只需要在曝光补偿栏进行左右调整。
正常情况下默认恰当曝光时,曝光补偿栏的光标会处于中间“0”的位置。通过照片预览,我们认为是曝光不足的时候,将光标右移进行加大曝光,也称之为正补偿;反之进行负补偿。
正补偿或负补偿的幅度为1/3—1档不等,极端情况甚至可以达到2—3档,具体实施档位由当时的情况和判断决定,直到“满意”为止。具体操作的原则就是“白加黑减”,只是这里的“白”与“黑”带有更多的主观意向判断。
这种方法,无论对于大光比的条件、相机测光的误判以及拍摄者的自我创意,都能实现“内定”的目标,所以才可以称之为“通法”。
如果将这种“通法”应用自如了,实际上对于系统的测光方式和测光结果几乎可以理解为忽略不计,因为这当中调整空间巨大,足够满足自己的创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