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影故事汇第22期科学研究与摄影艺术

本期『光影故事汇』向大家介绍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刘合院士。刘院士在年6月26日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独立分论坛“科学、艺术与文化遗产高峰论坛”上提出的“科学研究与摄影艺术”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吗?文章发表后就得到了艺术家们的一致好评,人民摄影报、搜狐、头条等媒体相继发表了文章。

对于如何实现科研与艺术爱好的平衡,刘合院士坦言,“学会时间管理,将有效的时间发挥到极致,松紧结合,无论是做科学家还是从事其他行业,这是本质的方法。”他建议,年轻人要培养一个有益的爱好,在专注本职工作的同时,留下一定自由的时间来缓解自己高度紧张的情绪。

刘合院士简介

刘合,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名誉主席。

作为摄影爱好者从事摄影20年,摄影作品曾获第三届全国职工摄影展入展作品。

在刘合院士看来,摄影是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找寻应该记忆的人和事物,亲近自然,净化心灵;摄影也是让人主动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一个良方。

刘合院士身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工,30多年,一直从事采油工程研发、应用与管理。由于工作的原因,刘合院士的摄影内容,也多和石油——这个倾注了院士毕生心血的领域有关。作为一名石油科技工作者和一个摄影爱好者,这么多年来,刘合院士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科学研究与摄影艺术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吗?

在刘合院士看来:尽管科学研究与摄影艺术两者看起来有本质的区别。科学活动是寻求事物内在的真实与规律,而摄影活动则是体现为主客体自始至终统一与混融不可分的生活过程。

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定好方向,坚持创新,享受过程,大道至简;而摄影艺术的特点是:定好主题,坚持进步,享受过程,懂得取舍。从特点上看他们又具有很大的相同性、相通性。

刘合院士的思考

1

在科研上是定好方向,那么在摄影上就是定好主题

在科学研究上定好方向。坚持老技术常用常新,不断适应油田开发的需求,就可以基本解决不同时期油气开发都面临油井能量衰减的问题。

摄影艺术:定好主题。摄影必须要有主题,否则最多称之为“照相”。多幅照片集中阐述一个主题,全面地、概括地、深入地反映出被摄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视角。

在刘合院士的镜头下,出现最多次数的便是抽油机,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磕头机”。“有人曾问我为什么是抽油机?”

我便和他们讲,因为抽油机是我的研究对象,是工作伙伴,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它就像一个默默耕耘的"孺子牛",为我国的经济命脉源源不断地提供血液——石油。它也像一只"雄鸡",为我们祖国的蓬勃发展加油鼓劲。不管去哪个油田,我都拍一些不同环境背景下的抽油机,心怀敬意。”在他的相机里,我们可以领略到我国油田数量最为庞大的设备是如何不厌其烦的向我们的大地母亲鞠躬,将埋藏在地下的石油被抽油泵一点点举升到地面。

“矗脊迎风唱寂寥,彬彬有礼奉燃烧,黒金见日轻挥手,尽粹鞠躬不夜宵”。这首歌颂抽油机的诗歌,在刘合院士的镜头下,变得栩栩如生起来,成为了油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不同的油田

在不同的季节

刘合院士相信“照片可以让人感到快乐、令人难过,透过照片就能够唤起一个人的情感,并且用这种方式与他人联系起来。”如果说抽油机的特写里含芸出了各不相同的感情形象,给人耐人寻味的视觉传达。那么作为远近闻名的景点之一的颐和园,在个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摄影图中,刘合主席以他独特的视角拍出了别具一格的颐和园,呈现出了鳞次栉比、绣闼雕甍、古色古香的颐和园,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心驰神往。

刘合院士说:“之所以选择颐和园,一是因为它是陶冶情操的好去处。在失落的情绪下,偶然结识颐和园,使我思路豁然开朗。那里的美自带仙气,让人无法忽视。二是因为它是锻炼身体的好场所,颐和园很大,一个门进,另一个门出,时间过得很快,步数长得很多。三是因为畅游在颐和园中,就好像徜徉于历史的记忆中……变幻莫测、魅力四射的万寿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等,都是摄影绝佳处,令我百去不厌。抽油机于我,是情之所钟、情有独钟的一世情人;颐和园于我,则是相见恨晚、一见倾心的半生朋友。”

2

在科研上坚持创新,在摄影上要坚持进步

在科学研究上坚持创新。围绕着不同时期的生产矛盾,钻研各个时期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持续支撑油田高产稳产,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摄影艺术上坚持进步。拍一张好照片容易,但围绕同一个主题,深入不同的拍摄维度并以年为单位的长期坚持,才是最不容易的。摄影懂得坚持就有回报,是运气,更是坚持,天道酬勤,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3

享受过程

刘合院士曾说:“在科研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失败。新研发的珍贵仪器,在上井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是卡在井里、掉在井里,是很大的挫折和失败。但是由于对科学的追求——便愿意一次又一次投身新技术研发的漫长历程;而对摄影的投入——也愿意一次又一次体验“累并快乐着”的过程。”

刘合院士忍受着饥寒交迫的处境在等待着一个绝佳的镜头。

从早到晚,刘合院士坐了一整天,由于不知道鸟儿会落在哪儿,因此不能离场,还要集中精力。虽然一天只拍了5张照片,但摄影的过程让结果更精彩。

4

在科研上学会大道至简,在摄影上懂得取舍

科学研究为大道至简。即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目前不易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可以解决的问题,找准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途经。

而在摄影艺术则为懂的取舍。刘院士认为摄影是减法的艺术,减法并不意味着照片要简单到单调乏味,色彩与几何形状的完美搭配是使照片丰盈起来的秘诀。好的照片要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趣味中心——被拍摄的主体上,只摄入必要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5

摄影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

刘院士所做的研究工作,既要在宏观上认识大地构造、沉积相、地层结构,也要在微观上认识矿物成分、岩石内部结构,还要对图像进行智能识别,这些细致的工作都离不开影像作为辅助手段,“摄影对我的科学研究帮助很大。”

而据刘合院士介绍,当前油田正在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井场生产运行状况监测,图像识别是智能油田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改变了巡井制度,为建设“无人介入”的智能化油田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影像和油田已变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年,对刘合院士来讲,是人生中较低谷的时期。“我在家躲着,不想见人,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治愈了身体上的疾病,却不知该如何治愈心理上的疾病!年6月的一天,一位玩摄影的朋友跟我说:没事就和我出去拍拍照片吧,可以散散心。于是我以镜头为笔,记录生活和工作的点滴,‘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又重新激发起我对大千世界、对郁郁生命的热爱。”

而在年,刘合院士也出版了自己的画册。胡文瑞院士和中国军事摄影家吴苏琳先生,则为摄影集写了序。这本摄影集是为了完成14年前刘合院士的一个承诺、一个心愿。刘合院士曾在年开始学摄影时和朋友说过,倘若活到六十岁就出一本摄影集。而在影集照片的选择上院士选择将抽油机和颐和园为代表,“也许有人会问,你的摄影集中怎么都是抽油机和颐和园?这两个物件确实南辕北辙,但对我来说却是把工作和生活紧紧连在一起的两个重心。是忠于事业、源于生活两者的结合。”

而后刘合院士与北京公益摄影协会结缘。那是在年上半年,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与刘合院士结下了不解之缘,两人一见如故,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经过交流,刘院士觉得许校长七年前发起的这项以影像教育来培养西部偏远山区的人才工程项目非常伟大,对项目表示了肯定的同时也愿意加入公益摄影这个爱心组织,和众多公益大使一同帮助偏远山区的乡村学生们打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03:43图文编辑李姝伟鑫洋校对:黄群传播上官文祺徐枭陈钢利尼桑陈训通马浩然肖中婷邓家琦马真蒙杨永利汪代芸东占祥贾学滢叶占垚王鑫张生琴韦国燕何紫燃沈慧琳杨杰杨洁黄鑫更松求卓张慧杨梨姚锐黄芳谷鑫雨石同尼周杨维丽白玛南加吴贵辉总编审:李霞总策划:许洪绪年1月29日星期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