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贵州安顺打石碑的人》,摄影师是贵州都市报记者刘昌敏,拍摄的主角是杨学玉。
今年的荷赛已经揭晓,中国一名摄影师入选!按照刘昌敏固有的习性,那是藏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的。荷赛,那可是摄影界里的“奥斯卡”啊!但不服输的他可没有顾及这些“高不可攀”,仍然大着胆子去投了一次稿。结果不出意料:“顺利”落选。图为杨学玉每天都要在粉尘中工作10个小时。
他在给他的学员讲解拍摄时经常说的一句话,要敢于展示自己,要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既然对学员讲了这句话,他也不应该落伍吧?这也就自然地投了荷赛。落选是自然的,被选中那才是非自然的了。不过,在投稿的过程中去学习,这才是自己应该有的收获。图为杨学玉在找合适的石料进行加工。
在安顺市武当山通往轿子山的公路上,沿途有数十家打坟石、刻墓碑的作坊,时间长的已坚持30多年,短的也有两三年。这些作坊多以家庭为单位,往往是老板带着工人或亲人,坚持着这个特殊的手工职业。
墓碑人用切割机对坟石作业,一大片场地立即变成“白色世界”。工人们身处其中,全身上下、头发、双眉及五官,没有一处不被“染白”。对他们来说,这就是职业,这就是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个人早都习以为常。
年3月,刘昌敏在安顺西秀区孙家庄路段,见到了50多岁的杨学玉。当时,他在给一个织金县来的老板打工。“我干这石匠苦活,至今有20多年,跟随杜老板干活,每天元工资,能养活一家人,比外出打工强。”他介绍说,石材都从紫云县运来。每车10吨,运费元。根据订户要求,每月能完成三四组坟石的加工和墓碑的雕刻,每一组坟石(含刻好的墓碑)能卖-元。
年,当地政府将大大小小的几十家打碑场迁移到了青山镇,给大家统一了场地。织金老板回家不做了,他就和别人合作,自己当起了老板。
杨盼是杨学玉的儿子,有时也来帮帮父亲。他知道粉尘对身体有害,会带上一个口罩来保护自己。作品的拍摄时间是年3月及年12月,拍摄地点是贵州安顺市西秀区。
杨学玉的家与打碑点相距有10多公里,每天他都骑着三轮摩托上下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