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拍照到摄影,从好看到感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www.gpitp.gd.cn/bing/20180522/86368.html

大家好鸭,我是佛系老司机。

很多玩摄影的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摄影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争论)从第一台照相机诞生起,一直没有停止,恐怕也不会有标准答案。

对此问题,我也有自己的答案。

“拍照”就是“写日记”,说到底是给自己看。

“摄影”就是“搞创作”,说到底是给别人看。

当你公开自己的照片时,便有了“观众”。你得考虑如何满足观众的需求和审美,或者更高阶一些:你得考虑要传递什么思想或情感来影响甚至改变观众。这时,简单的“拍照”行为,就上升为复杂的“摄影”创作;从“写日记”变成了“搞创作”。

下面聊聊我从一个摄影小白成长为摄影大白的心得体会。

注:未注明出处的图片均为本人原创,其他图片侵删。本人水平有限,如有错漏恳请指正。

拍照阶段

“拍照”是现代人的基本需求,是摄影的一部分,也是摄影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换台更好的拍照设备,而是要“换视角”。

一、换视角

通过改变拍摄视角,即便是习以为常的事物,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会被赋予全新的意义。

很多人只会从自己习惯的视角、被动地观察世界,从来没开启过主动观察和思考(机遇)的能力,总是抱怨自己的设备(条件)不如别人好,导致难有进步。

“换视角”有几种简单的方法,需要刻意练习:

1、放大视角

放大视角,意味着增加画面中的元素,忽视细节,需要有大局观,考验的是对复杂信息的提取分类和优先排序能力。

退几步后或使用超广角镜头可以放大视角,导致杂乱的信息增加,这时既要避免干扰,又要保证主体突出,是非常难的。很多人常说“无法驾驭超广角镜头”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因为难就退缩,放弃尝试,想必人生也会这样度过吧。

△别人在树下拍照,你可以退几步,去拍“别人在拍照”。这时就有故事性了——这棵树是宁波院士中心的网红树,枝叶茂密舒展,轮廓圆润,对面是东钱湖的“小普陀”,一把长椅是点睛之笔,诸多要素才使其吸引许多人前来打卡拍照。

放大视角并不局限于缩小焦段或后退,根本目的是“增加元素”。

△上图是我用长焦镜头拍的,原本只想拍那棵樱花树(好无聊),一般情况都是要等游人走过再拍,但我还是等他们四人排队经过时按下快门。相比单独的一棵树,这张照片有了一些人气和趣味,春天的气息更浓,表达的信息更丰富。

△左边一张是50mm焦段拍摄,每个关键元素都不完整,但每个元素却保留其主要特征,这也是“放大视角”的一种——唐代诗人张继雕像、枫桥、铁铃关,这三个关键元素与那首《枫桥夜泊》刚好对应。而右边那张是常规的“放大视角”——元素少主体尽可能完整,但却显然不如左图的信息量大,更没有左图的意境。

2、缩小视角

缩小视角,意味着减少画面中的元素,突出细节,目的性要很强,考验的是对复杂信息的过滤和快速决断能力。

近距离观察身边微小的事物,你会发现很多从未见过或被忽视的细节(机遇)。通过微距镜头(很多手机都有这个功能)或近距离拍摄,或裁图放大细节,都可以轻松实现。

△如果我不说,你可能猜不到这是春节我在寺庙里用手机随手拍的柱子。红色、斑驳、脱落,这几个元素的组合和春节时成年人的心理(岁月无情)不谋而合,而柱子并不重要。

△通过展现门环粗糙的质感,就可以想象出这是一幢年头久远、保存完好的老宅子。

、反转视角。

反转视角,意味着对立、负面或旁观,比较适合突出情绪,考验的是对事物两面性的理解和洞察力。

△别人都在拍雕塑的正面,你可以绕到背面去拍。

这座雕像的正面是下图这样的,可以对比感受一下二者的区别:

图片来源:携程点评

△这张绝非摆拍,路人的位置、衣着颜色、背影姿态、动作意图和红杉的搭配非常妙,被我及时抓拍到。反转视角后,你是不是也有一种旁观者的感觉?是否感受到他在拍红杉时的感受?如果对方是正面看向镜头,旁观者的感觉就会减弱,就变成了和你“对话”。

下面这张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我真不是跟踪狂!):

△一位很潮的帅哥正好挡在我前面,我就等着他不走寻常路,几秒钟后果然被我抓拍到了!他的潮和杭州临平东莱阁的钛合金材质非常搭,照片也因他有了灵魂。

除了正反反转,还可以上下反转。比如下图:

△一般我们都是从上往下俯拍花蕊,你可以把手机放到花丛中,从下往上拍出“昆虫视角”。

上面这些看着好像很简单,其实是需要反复刻意练习的。比如:面对一个主体,各种视角多拍几张,或者多停留一会儿。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战中具备随时“跳出来”观察事物的“意识”。否则当时当地,只会习惯性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客观地面对自己或他人的心情与境地。

二、打基础

有的人不知道光圈、快门、ISO之间的关系,却能拍出公认不错的摄影作品,原因在于拍摄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与众不同的人生境遇,或是拍到了稀缺内容,自然就会更吸引人。当然,艺术天分或天生的敏锐观察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但假如没有这些先天条件,那么把摄影基础打牢,至少可以比大多数人走得更快更稳。

我之所以把“打基础”排在“换视角”后面,是因为“换视角”往往可以立竿见影,增加我们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再去看相对枯燥的原理,才能看得进去。

多看摄影类的书籍、多看优秀作品、反复实践是打基础最快的方法。摄影基础并不复杂,完全可以自学成才,但也容易进入误区,更不能急于求成——“0天成为大师”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人0年都成不了名气(包括我),把摄影当成陶冶情操、磨炼心性的爱好即可。

这里推荐两本适合打基础的书:

摄影笔记基础篇+实战篇宁思潇潇(京东套装共2册)(摄影客出品)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购买摄影师的视界迈克尔弗里曼摄影构图与设计十周年纪念版(摄影客出品)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94.8购买

摄影阶段

只改变视角,还不足以称之为“摄影作品”,因为它可能仅仅带给观众一种稍纵即逝的新鲜感(比如普通的风光照或糖水片以及上面我拍的照片),留不下什么印象,更谈不上影响他人。

那么如何尽快实现从“拍照片”到“摄影创作”的转变呢?

一、讲故事

人类喜欢故事,照片也可以讲故事,而且故事本身大于照片的清晰度、构图、明暗等要素。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到一个可落地的好故事(内容主题或idear),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大半。讲故事的常见方法如下:

1、组图对比:记录不同时间同一地点的变化过程。

摄影师(HayahisaTomiyasu)花了7年时间,从同一个位置拍摄多张照片,网友留言:没一个在打乒乓球

△《TTP》是来自摄影师从年在德国莱比锡市的一幢八楼学生公寓窗户所拍下的一系列照片。窗户朝南的方向有一个带有乒乓球台的公园,每一天、每一季、每一年,乒乓球台的访客们都在发生变化。因人的不同,我们发现这个乒乓球带台的功能也发生不同的变化——从日光床到洗衣台,再到儿童攀登架、健身场所和远离繁忙街道的避难所等等。出于好奇心,HayahisaTomiyasu围绕这个简陋的桌子持续观察到了一些关于人类行为的习惯、幽默和特质。他的这本摄影书也在近期获得了英国MACK出版社的FirstBookAward并出版。本段文案来源知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