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摄影的年轻人北京电影学院站在镜头后的那

继上次四川传媒学院的6位小伙伴的分享后,第二期《学摄影的年轻人》又和大家见面了。

本期出镜的是北京电影学院级图片摄影专业的4位毕业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级图片摄影专业的同学们开始走出校门。作为学院派风格的作品,这届学生秉承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意,在影像把握和风格上体现了90后们的特点。

在他们的毕业影像成绩单中,有对世间万物美学的思考、也有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让我们通过这些年轻摄影师们的摄影作品,了解他们的拍摄视角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高泽安《城市的纹理》

本组作品采用航拍视角,把熟悉的城市场景陌生化,对城市进行影像化重构。在创作过程中我着重寻找一些具有形象性、独特性以及不为人知的场景与角度,探寻城市影像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与美感,起到感悟人文美,创造意境美,呈现自然美的作用,让观者对城市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体会工业化与城市化对自然的改变,对人的影响。

李文昊《城影之间》

本组作品创作始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时,我用谷歌地图搜索家乡青岛的城市景观,发现了许多在建和烂尾的建筑,这些都是人造景观的半成品,我对此很感兴趣。本组作品的创作流程是,我先用谷歌地图大范围寻找感兴趣的场景,并实地考察拍摄,然后拿着实地拍摄的照片和导师商量哪些“值得做”,筛选后再返回进行近一步“精拍”。本组作品想探讨的问题是人、自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对人的影响。

黄家豪《壳》

大部分创作都是主题先行,再根据主题决定影像呈现方式,本组作品却恰好相反,主题不在于作品本身内容,而是对于新技术能否赋予作品以解构主义的解读。本组作品使用了我本人改进的“温变明胶”技术,该技术脱胎于传统的碳素转印工艺,通过手工制作出外观能通过温度变化的感温变色照片,从而打破传统照片在外观上具有的非连续性,给与观众更多的思考和感受——比如说,在本组作品中,贝壳随温度消失,会让观体会到生命从躯壳中消失的过程。

程子芸《Memento》

本组作品的出发点是我自身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城市追逐梦想,固然能得到成长和收获,但周围陌生的环境总是缺少温情,让我对于童年那份触手可及的温暖和快乐十分怀念。于是我采用重构的方式,通过物品和空间进行记忆的重拾,描绘出童年美好回忆中的一些画面,展示时搭配一些文字描述,更准确地展现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文字整理:蒋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