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肖像照的珍贵在于,真实,不经PS的修饰和渲染。
经典的照片,能唤起人们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
刚进组的3名“小魔法师”,脸上的婴儿肥还未消去。
刚出道的披头士乐队,青涩稚嫩,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好奇。
严肃正经的英国女王,偶尔会显露出少女般的俏皮和烂漫。
私下里的奥黛丽赫本,也会丢掉优雅的外衣,扮起斗鸡眼搞怪。
高贵大方的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在一群摇滚明星中也会显得羞涩和拘谨。
这,都出自于同一个人之手。
特里奥尼尔,英国国宝级摄影师,过去60年最具标志性摄影师之一。
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收藏作品最多的艺术家,至今有65幅作品悬挂于伦敦美术馆中。
拒绝过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的拍摄,评价凯特王妃“她无法让我产生任何幻想”。
他,凭什么这么大牌?
跳槽的爵士鼓手
从头说起。
年,奥尼尔出生于伦敦的罗姆福镇,一个在防空洞长大的孩子。
战争年代,安稳的牧师工作是“金饭碗”。
15岁,奥尼尔顺利进入牧师学校。
没过多久,却被学校以“信仰不足、毛病太多”的理由劝退。
▲70年代,奥尼尔给一名模特拍摄照片
一边,老父亲被气得满脸通红。
另一边,奥尼尔开开心心地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是摄影师,而是爵士鼓手。
▲老年奥尼尔现身自己的展览
和牧师不同,奥尼尔爵士鼓学得很快,地下音乐不再能满足他,他渴望更繁荣的市场。
怎么办?去美国。
买不起纽约机票,他就去航空公司面试空少,企图蹭免费的机票。
▲特里奥尼尔和前妻
天不遂人愿,奥尼尔的幻想落空,成为了航空公司的实习生,获得了一份免费福利。
艺术学校的摄影培训。
四四方方的“小盒子”装载了新奇,很快,他就“移情别恋”了。
每天在机场徘徊,他用相机记录下游客或欢喜、或悲伤,情绪流露的那一刻真实。
▲特里奥尼尔和前妻共同出席他在纽约市的作品展览的开幕之夜。
终于,转机来了。
“一个穿着讲究的男人靠着长椅打盹”。
一张平平无奇的照片成为了香饽饽,被人以高价买走,并出现在次日的报纸头版上。
原因简单:打盹的男人是英国内政大臣拉布巴特勒。
这是奥尼尔拍的第一个大人物。
得益于此,奥尼尔在20岁那一年,跳槽到主流报社,成为伦敦“新闻街”上最年轻的摄影师。
故事,即将开始。
▲刚成为记者的奥尼尔
用相机的“历史学家”
最初,奥尼尔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拿着相机的历史学家”。
记录下动荡年代里的政治史、流行史...
▲准备前往美国参加表演的披头士被一群记者包围
▲90岁的曼德拉和妻子出席伦敦的纪念活动
在演讲台上威风凛凛的政客,也逃不了,被奥尼尔捕捉到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英国政治家和小说家杰弗里阿彻(JeffreyArcher)
“二战三巨头”之一的铁血首相丘吉尔,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私底下却难得的耍些“孩子气”。
刚出院、被送往救护车的路上,也忍不住要抽上一只雪茄。
英国第一位女性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重振英国经济、瓦解美苏冷战。
在“男人领域”的政治旋涡中,步步为营。偶尔,也会流露出一抹柔情。
南非首位黑人总统,“南非国父”曼德拉,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袖。
奥尼尔跟随他一星期,拍下了他生活里真实、平易近人的一面。
奥尼尔的镜头,不仅记载了政坛的风云变化,也保留了流行史上的光辉时刻。
60年代初期,没有人拍过乐队,也没有人知道乐队该怎么拍。
奥尼尔是第一个。
好在,他是个乐于交朋友的人。
和4个年轻人混熟后,他带着放松下来的乐队来到录音室后院,拍摄他们拿着乐器的情景。
这是第一次报纸头版上刊登流行乐队的照片。
一发售,报纸就被售空。乐队发行的首张专辑,也创下了连续30周蝉联榜单冠军的记录。
这个乐队是,披头士,英伦摇滚的开创者。迄今为止,全球销量第一的歌手,远超迈克尔杰克逊。
披头士成功后,奥尼尔成为了音乐圈里的“点金手”,仿佛谁只要和他合作就能红。
给滚石乐队拍摄的头版照片,捧红了这支默默无名的小乐队。
给皇后乐队拍下标志性的掉头照。
和大卫鲍伊、埃尔顿约翰...一起开创了后台报道摄影。
▲在台下化妆的大卫鲍伊,这是他最后一次作为ZiggyStardust演出
连《Vogue》、《滚石》等国际杂志也十分青睐他,音乐专辑、电影海报自然也不在话下。
毫无疑问,奥尼尔,成为了过去60年世界流行文化编年史的记录者。
世界第一位超模,崔姬。
全球第一家美发沙龙的创始人,维尔达沙宣。
影史上第一位“”邦德,肖恩康纳利。
凭直觉的摄影师
“一张真正的肖像照片应该在今天,亦或一百年之后都能表明这个人的外貌与内心。”
奥尼尔,即是如此。
▲法国小猫碧姬叼着雪茄的照片被广为流传
在他的摄影哲学里,真实比技术、服装更为重要。
通常,他依靠自己的直觉,把自己看到的画面捕捉下来。
“虽然这不是一张完美的照片,但它真实记录了那个时刻,以及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怕水的奥黛丽赫本,被扔下泳池、惊魂未定的刹那,他悄悄按下快门,留下了她优雅外的另一面。
奥斯卡影后费唐纳薇,获奖后的第二天清晨,睡眼惺忪,奥尼尔抓住了那一刻的精髓。
▲周围散落的报纸刊登的都是唐纳薇获奖的报道
捕捉真实的前提是,如何让主角们展现真实。
拍摄英国女王的时候,很不幸的,女王刚刚度过英国王室最槽糕的一年:
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关系破裂、安妮公主和安德鲁王子纷纷离婚、温莎城堡失火...
拍摄的时候,女王心情十分低落,这可安慰不了失落的英国人民。
怎么办?早有准备。
奥尼尔花费大量时间,给女王讲关于狗和赛马的笑话,这都是她喜欢的。渐渐地,女王脸上开始浮现笑意。
▲伊丽莎白女王和丈夫菲利普亲王
更多的时候,奥尼尔充当的是朋友的角色,让主角们卸下心防。
每一个和他合作的人,大多都会“沦陷”。
和弗兰克辛纳屈的交情长达30多年,甚至可以跟着他进洗手间。
▲弗兰克辛纳屈和他的替身、保镖
陪伴彼得塞勒斯度过他人生中的高潮和低谷。
连埃及艳后伊丽莎白泰勒和大卫鲍伊的结交,也是由他搭桥牵线,拍下了这珍贵的瞬间。
▲大卫鲍伊和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很快进入状态,共吸一支烟
但,08年以后,70岁的奥尼尔极少再掌镜,
一方面,他已经老了,扛不住这些笨重的机器了。
另一方面,他的拍摄不再像从前那般自由。
时间被固定在半个小时左右,主角们戴上了面具,被包裹在精致的形象下。
真正的他们会是如何,又有谁知道。
▲光鲜亮丽的超模被聚光灯包围
主角戴上面具、照片需要修饰,人物失去了原本的样子。
这还是摄影吗?
这个答案,奥尼尔也无法确定。
但或许,我们也和奥尼尔是一样的。
在每年的老照片怀旧风潮中,相比于被修饰过的精致,更怀念没有PS和滤镜的真实感。
▲年,特里奥尼尔在白宫拍摄总统夫人劳拉布什
图片来源:iconicimages
-END-
原标题:《没有PS的年代,英国摄影师花60年拍摄人物肖像照,每一张都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