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第一届上海青少年主题摄影大赛即日启动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陆梓华实习生吴小同)如果你生活在上海,如果你喜欢用镜头观察城市,记录生活,欢迎带上相机来比拼创意。第一届上海青少年主题摄影大赛即日启动。
本届大赛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国际)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学生媒体发展中心、上海老相机摄影博物馆、上海后城市文化规划研究院承办。
大赛以“阅读建筑,考古城市”为主题,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大组别,鼓励广大热爱摄影的青少年记录上海范围内各类有优秀文化历史和代表性的建筑、街道、社区等,并从环境风貌、建筑内外景致、城市人文活动等方面,通过艺术表现手法和青少年视角进行创作。
自即日起至年8月20日,以上海范围内各类蕴含优秀文化历史,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街道、社区等为主题,面向全市在读中小学生征集能够体现青少年审美视角的摄影作品,并推出了条线路供同学们摄影打卡。
有了人工智能,摄影师会失业吗?启动会上,AI“拍摄”的80年代外滩的照片引发了大家的兴趣。同学们发现,尽管这幅作品的光线构图皆采用了“大师级”手法,但画面中拍摄对象的眼睛里却缺乏神韵。反观另一组同学们拍摄的作品,尽管不够完美,但却让人通过画面中孩子和老师的眼神交流,看到了从求知到收获的过程。“我们希望青少年能将自身的认知和思考融入摄影过程中,把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的认知,通过一种更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少年日报》《上海中学生》总编辑赵玉平说。
上海老相机摄影博物馆馆长王骅强调,同学们在选择拍摄内容前还需考虑其整体风格特点、历史和人文内涵,大赛评委组在进行评选时也会将作者对其作品的介绍和拍摄时的思考纳入评分项。
组委会将邀请摄影、建筑及社科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团进行评选。每组分别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各组别混合设入选奖60名,奖品由适马中国和卡色光学提供。《少年日报》将在大赛开展过程中报道小摄影人和他们作品的幕后故事;大赛拟获奖与入选作品计划于8月下旬在“后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