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人的馍馍,能吃一年不重样澎湃在线

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甘肃人的馍馍,能吃一年不重样!原创风物菌地道风物

烙烤蒸炸的“馍法攻击”!

甘肃的土地上,暗藏着一个“馍法王国”。

在这里,你也许会爱上牛肉面,也许会迷上甜醅子,也许舍不得河西的瓜果、河东的浆水,但不管你在甘肃哪儿,一到告别的时刻,当地人总会无比诚恳地对你说:

“装些馍馍再走撒!”

馒头卷,你以为甘肃的馍只有这样的?NoNoNo。

摄影/严肃

包里装馍馍,大概是甘肃人最一致的惜别方式。出了甘肃,他们不怕你吃不到正宗牛肉面,他们最担心的,是你没感受到当地的“馍法”,没吃够甘肃的馍馍。

到底啥是馍馍呢?这个叫法比馒头、饼子更全面,比面点、干粮更亲切。在甘肃除了面条,不管方的圆的长的扁的,有馅儿的没馅儿的,大概所有的面食都可以被叫做“馍馍”。而且,甘肃人深知,面食的灵魂,就藏在一个个的馍馍里。

烧壳子:论面粉如何实现“馍生巅峰”。

摄影/严肃

平平无奇的面粉做成面条,形式和味道毕竟单调,可一旦经过发酵,或烙或烤或蒸或炸——酥脆的烤馍、松软的蒸馍、柔韧的烙馍、香郁的油馍——在甘肃“馍法师”手中,面粉的可塑性才被展现到极致,化身成各种“好吃过火”的馍馍,陪伴着人们的一日三餐。想要感受甘肃人的碳水快乐,除了抻拉揉捏的“面条魔术”,更不要错过烙烤蒸炸的“馍法攻击”。

甘肃馍馍

到底有多少张脸?

甘肃人做馍馍吃馍馍,从小到大,从古到今,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天性,这也源自甘肃多年种植小麦的缘分,早在唐代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里,就出现了“蒸饼”,也就是今天馍馍的前身。

蒸饼、胡饼、馓子......唐代人吃的面食也很丰富。

制图/大仙工作室

说起最能代表一个省的馍馍,山东无疑是比脸还大的大馒头,陕西是“万物皆可夹”的白吉馍,而“最甘肃”的馍馍,大概就是烤馍了。

甘肃除了烤肉,还有烤馍!

烤,人类最原始的食品加工方式。面团与火相遇,高温下烤出来的馍,也带着最质朴的焦香与麦香。从河西走廊到陇东南,甘肃各地都有烤馍。兰州最吸引眼球的,是千层玫瑰烤馍。

千层玫瑰烤馍,感受下西北人的实在。

摄影/严肃

刚出炉的千层烤馍冒着热气,表面饼皮酥脆,内里见大千世界——花生、核桃、瓜子仁、芝麻、葡萄干,每一层都充满惊喜;再夹杂油酥,以及香甜的玫瑰酱和枣泥,就算咬一大口也吃不掉所有东西,它那扎实丰富的口感,真要细细咂摸才行。

靖远一窝丝的“馍法师”,大概也是拉面高手。

图/网络

除了厚重的千层烤馍,烤馍还可以细如发丝。白银靖远县的“一窝丝”,似乎是吸取牛肉面的手法,将面团反复折叠抻拉,再回转捏成饼状烤制而成。“看似一张饼,提起一窝丝,加水一碗面”,吃起来又酥又脆。

掰开烤花馍,是与黄河颜色截然不同的亮金色。

摄影/严肃

天水的烤花馍,发好的面配上蜂蜜,抹上香豆油旋,轻轻卷两下,烤出来就是格外漂亮的花状。吃起来非常酥软,入口即化,蜂蜜的甜味与面粉本身的甜味此起彼伏,最后,却沦陷在香豆似香似苦的独特韵味里。

景泰农村的土窑烤馍。

图/网络

如今的烤馍大多用专业的烤箱,不过,在景泰、民勤等地的农村,当地人还是会用最传统的方式——土窑烤馍。装好一盘馍馍,推入烧得温度刚刚好的土窑里,再用泥土密封窑门,过一个小时,就可以吃到热乎的烤馍了。在民勤,这样烤出来的胡麻盐卷卷,晾凉了直接就着西瓜吃,非常过瘾。

兰州的棋子馍,也是烤出来的“馍法”。

摄影/严肃

临洮的石子馍,烤馍的方式就更纯粹了,烤馍之前,先炒炒石头,炒热乎的石头里埋上馍馍,只要几分钟即可出锅,灼烫焦香的味道更加浓郁,金黄灿灿的外表均匀分着凹凸小坑,吃起来外脆里嫩,而且油少无糖,非常扛饿。

除了烤,馍馍常见的做法里当然还有蒸了。寻常的蒸馍也能做出风格来,这就是平凉的泾川罐罐馍。当地优质的白小麦,以及特殊的井水水质,让这里的蒸馍凸立如罐,色白如雪,皮薄如纸。吃起来热柔冷酥,醇香味长,相传康熙品尝后称赞说:“天下扶麦之麦在泾州矣”。离开泾川,就真的吃不到罐罐馍了。

白如雪的泾川罐罐馍,用开水泡,就能顶一顿正餐。

摄影/韩诗扬,来自风物之旅崆峒

烙馍,烙出甘肃的功夫!

烙馍,讲究之处比烤馍和蒸馍还要多,不仅是和面揉面发面的技术,还有器具和配料。甘肃各地对烙馍称呼不同——锅盔、大饼、干馍......做烙馍总少不了一个看上去非常硬核的鏊子,最好吃的烙馍,都是用鏊子烙出来的。

烙馍的鏊子,“馍法师”的神秘武器。

摄影/严肃

生铁做成的鏊子,在山东是用来摊煎饼的,在甘肃却用来烙发面的饼,很明显的区别是,甘肃的鏊子有一个重达十多斤的鏊盖,用三根铁链拴在一根胳膊粗的木棍上,利用杠杆原理自由撑掌。鏊子上面用废木头生火,下面是麦草生火,控制好火候,就可以烙馍了。

静宁锅盔,强迫症的福音。

摄影/张律堂

静宁锅盔,又叫静宁大饼,外形平整,薄厚均匀,色泽光亮,吃起来又脆又酥。大的如盾牌,小的如银盘,饼面旋有三道箍纹,饰有“龙”“云”“花”等图案,看着也是一种艺术享受。由于不易破碎,便于携带,清末左宗棠出兵新疆途经静宁,便命令士兵购买作为军粮,以备行军打仗用,静宁锅盔就此传入河西走廊、新疆一带,名扬丝绸古道。

热饼子夹辣椒,香过火了。

摄影/图瑞,图/图虫创意

除了静宁锅盔,甘肃其他地方的锅盔也各具特色。天水张家川锅盔,有干面锅盔和鸡蛋锅盔两种,以“厚”和“大”闻名;玉门花锅盔,面饼图案为“嫦娥奔月”“松竹梅兰”和“仙桃果”之类;陇南哈达铺的红军锅盔,是当地人当年献给长征红军的最高礼品,后来锅盔的外观被改成八个瓣组成,象征着红军的八角帽。

做烙馍的功夫,除了掌控好鏊子,还要揉好面。做锅盔,要用木棒压面,还是利用杠杆原理,用一根特别沉的棍子,一端箍着,另一端发力,在面团上“施展拳脚”,有点像广东做竹升面的功夫,这样压出来的馍馍,才够瓷实。

烙馍常见的配料:玫瑰酱、红曲粉、苦豆粉。

摄影/严肃

烙馍之所以好看,是因为“馍法师们”可以用任何东西做出面饼花纹——瓶盖、罐盖,(洗干净的)梳子、没用过的牙签等等;烙馍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许多东西可以拌进馅料——除了姜黄、红曲、苦豆子以外,还有核桃、杏仁、捣碎的花椒叶,各种香味总能与麦香凑在一块,暄腾起来。

早餐、喝茶

馍馍可以很寻常

只要不是吃面条,甘肃人餐桌的主食C位永远是馍馍。下菜、配茶,吃馍实在是寻常日子里的寻常事。

兰州西固区的油壶喧,最适合拆散了吃。

摄影/曹丽娜

在兰州,糖油糕是很多人的心头爱。外皮酥脆,内皮绵软,内馅搭红糖,粘稠香甜,带着淡淡的玫瑰花香;油壶喧,字眼很是奇怪,你也可以叫它“破皮袄”,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撕成小块吃,浓郁的苦豆粉的香味在唇齿之间游走,入口即化。

在天水,早餐的配置除了呱呱、杏茶,还有荞麦油圈圈和猪油盒。前者长得就像是国外的甜甜圈,且带着荞麦淡淡的甜味;后者最早来自于清朝宫廷的“猪油饽饽”,猪油加进面团。蓬松的发面带着猪油的醇香,最诱人的部位在于表面厚厚一层焦黄的酥脆,咬下去全是满足。

?左右滑动查看?

图1:荞麦油圈圈;图2:陇南的猪油饼饼。

图1摄影/张律堂;图2摄影/苹果

而甘谷、武山的早点,则是酥油圈圈——面粉加了鸡蛋、胡麻油、桂皮、姜末、花椒粉等等制成环状,用鏊子烙出来外表色泽金黄、口感香酥。到了陇南的康县、武都,烙馍不用鏊子,而用烧红的火锨,“上曲河、下曲河,顿顿不离火锨馍,巴掌一拍就翻过”,秀气的陇上江南也有豪放粗犷的一面。

油香,也是甘肃人常吃的馍馍。

摄影/严肃

去往河西,张掖临泽的猪蹄卷,形如猪蹄,是小麦粉混合西北特有的沙枣面烤制而成,外表金黄酥脆、内里香甜松软;酒泉还有沙枣面油饼子,酸酸甜甜的味道回味无穷。

结婚、过节

馍馍也可以很隆重

馍馍看似寻常,它在甘肃人心中却也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经常出现在一些隆重的场合。逢年过节,结婚办宴,怎么能少了吉祥喜庆的花馍馍呢。

?左右滑动查看?

图1:庆阳花馍馍;图2:平凉花馍馍。

图1/视觉中国;图2摄影/张律堂

花馍馍,其实北方各地都有,山东人是过年吃花馍馍,而在陇东庆阳,则是用在婚礼等喜庆的场合,或者直接就叫囍馍馍。大红囍字下,覆着剪纸的花馍馍依次排列,下面用两个圆面饼做底托,压出水纹或花纹,馍馍上面捏出“百年好合”等面塑,再敷上鲜艳的色彩。新婚之夜,新人要抬着一对花馍馍进洞房。

定西的花馍馍,用来作月饼。

摄影/岷山花儿

中秋佳节,兰州、定西地区的月饼外地人可能觉得匪夷所思。陇西大月饼比人脸还大,味道却比一般的大饼丰富许多。表皮“嵌花”,中间夹花生白糖馅,要么蒸要么烤,一口一个当主食吃,吃香吃饱小意思。永登月饼又叫千层月饼,从中间开刀,切成四瓣,红曲、姜黄、苦豆、胡麻纷纷映入眼帘,浓郁的玫瑰香味也飘散在农家小院里。

这种比较朴实的花馍馍,也是逢年过节的必备。

摄影/张律堂

过年,更是一场“馍法”狂欢。在陇南西和、成县,一年一度杀猪的时候,用猪血和白面或荞麦面混合制成的血馍馍,放上辣椒炒着吃是娃娃们的最爱。到了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要专门做过年吃的馍馍,大多都是蒸馍,不过武威有一种“年馍馍”,是烤出来的炉盔子,走亲戚一定要送双数的,还要比比谁家的最好吃。

图1:逢年过节常吃的荞麦馍馍

图2:小米馍馍,图3:玉米面枣馍

摄影/连建强

其他节日,杂粮馍馍纷纷登场。三月三,金昌家家户户吃枣馍;其他地方,蒸出来的靡面馍馍、荞面馍馍更是常见,人们互送亲友,或是满足自己的味蕾,总能把最美好的心情寄托在各种馍馍上。

从敦煌到陇南,馍馍最质朴的香气传遍甘肃的每个角落。早年麦黄时节,麦客去陕西赶麦场,就随身携带家乡的锅盔;如今甘肃的游子,背包里装上馍馍才放心出门,而家里爷爷奶奶早上喝茶,吃一块干馍,总是惬意不过。

蒸花卷。苦豆的香味,你多久没闻到了?

摄影/严肃

烙烤蒸炸,馍馍吃的是寻常日子的心情,也是逢年过节的心愿。它们并没有像牛肉面那样走到全国各省,所以甘肃人才会以“带几个馍馍”的方式与你惜别。味觉记忆里的甘肃,可别忘了这温暖的“馍法攻击”。

李亦

封图摄影

严肃

本文系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标题:《甘肃人的馍馍,能吃一年不重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