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头撞影墙群谈到现在的很多摄影师,包括某些经常获奖的摄影师,基本功不行,就有摄友问:什么是摄影的基本功?我忽然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突然认识到,几乎所有走向摄影道路的人,都发觉自己走得弯弯曲曲,磕磕碰碰,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走得一帆风顺的。还有一些人,一辈子都处于入门的那个阶段,认识上提不高,实践上也不过重复地拍摄,素材积累了几十年,拿得出手的寥寥无几,除了在自己所在的小县城还能混个名头,一出县城,马上没了自傲的资本,因为自己拍摄的东西,放眼到全中国,简直一抓一大把,每个拿相机的人手中都有类似的一大堆照片,最后只有自己所在县城的档案馆还对这些照片感兴趣,但是每个县城的档案馆只对拍摄于本地的老照片感兴趣,不是本地的也不感兴趣。
这说的是一部分人的情形,比较典型。实际上,其它拿相机拍照片的人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比如混论坛的,比较热衷于时尚商业人像、街拍、风光、器材;迷“艺术”的,比较热衷于养眼的“唯美糖水大片”;迷“纪实”的,比较热衷于老、少、边、穷和所谓的“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年轻人迷“私摄影”,裸体、美女人像,搞怪之类......每一个群体的人都有不同的偏好,以及他们的“心得体会”。为什么摄影在中国如此落后,根据我十多年来的观察,总体上源于摄影教育上的落后。
如果把中国的摄影教育分为两部分,那么可以分为半途出家的业余学习和学院派的专业学习,这两部分人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中国摄影的高度。不管前者或者后者,事实上都产生了著名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但更多的却属于默默无名的“摄影/艺术爱好者”。这说明无论通过哪条途径,都可以走向摄影的高峰,至于高峰的高度究竟有多高,可以开另外一个话题来探讨。
先来说说“半途出家的业余学习”。从数量上讲,绝大多数“搞摄影”的人都属于这个群体。如果要进一步细分,原来在其它视觉艺术领域的人转到摄影领域会获得更大的优势,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原来非常熟悉艺术,他只需要把摄影作为一个艺术的新媒介来看待就可以完成华丽的转型。这方面有很多著名艺术家的案例,比如王庆松从绘画转到摄影属于非常成功。当然也有大城市艺术氛围的因素,比如在北京、上海等艺术活动比较频繁的城市,学习起来相对更有资源,十八线小城市本身比较落后,即使搞绘画的转到摄影领域来也会困难重重。但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却没有艺术背景,换言之,他们拿相机之前,可能从来没有喜欢过视觉艺术,从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