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实摄影展—红旗渠
人物介绍
魏德忠
祖籍河南新蔡,年6月1日生人。
新中国成立时参加摄影工作,年春调《河南日报》任摄影记者,年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年当选为河南摄影家协会主席,四十余年的摄影生涯,具有丰富的摄影实践和深厚的摄影功底。
主办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画院
展览时间
年12月22日——年03月15日
展览地点
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图书馆地下展厅
END
展览前言
中国纪实摄影(documentaryphotography)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记录着最重要的中国实践与意义,与此同时,中国纪实摄影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形态和本土特色,并完成了从宣传式的中国新闻摄影的成功剥离,巧妙地获得了它的合法性。
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强有力地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发展以及发生和存在的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回顾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摄影作品,这些影像已经生成了中国纪实摄影所持有的那种对某一现实存在进行结构性的深度描述的特征。
在这些影像的视觉文本中,魏德忠的红旗渠系列纪实摄影作品显现着中国发展进程中重要特殊历史时刻独有的社会特征和精神面貌。
魏德忠作为新旧时代的交替的记录者,年春调《河南日报》任摄影记者,年开始跟踪拍摄红旗渠工程10年建设历程,用镜头记录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河南发展建设的过程,在红旗渠的视觉文本中,浓缩着朴素有力的精神厚度与时代记忆。
红旗渠是文革后期国家水利工程的一个壮举,有关它的影像记录,跟《沙石峪》、《大寨》、《大庆》、《南京长江大桥》、《万吨压水机》等等影像个案一样,成为那个时代激励国人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壮丽图景,随着一个时代的远去,这些照片沉寂下来,渐渐褪去了他的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宣传色彩,让我们看到了前消费主义时代国人那种单纯质朴的表情,看到了国人彼时那种心存信仰的坚毅与顽强,看到了一种强悍意志的征服力量和胜利。
作为从纪实摄影的角度对红旗渠工程的一次细致观察,人与环境的斗争对比出人化自然的强大“人类意志”。这一系列影像作品对与挖掘红旗渠精神的多种性格和视觉维度,是不可或缺的。有《凌空除险》、《英雄悬崖忙开凿》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有《劈山引水》的豪迈文学气质;有《红旗渠上的铁姑娘》、《凤凰双展翅》、《石姑娘队》记录新中国的女性劳动形象的特写;也有《喜悦》刻画在历史时刻中农民平实的期盼与欣慰。
通过展示、梳理和深度探讨这些卓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令人震动的纪实影像作品,来回望和检视我们共同走过的光荣而艰难的历程,展望中国新时代,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和非凡的价值。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观!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画院
编辑:王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