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摄影的春风温润“拔节孕穗期”
志愿服务成风化雨,摄影美育滋养心灵。年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由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主办的春风计划——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培训班志愿服务项目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召开。与会嘉宾围绕摄影在中小学美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春风计划课程内容调整等展开热烈讨论,为摄影教育、青少年美育建言献策。
线下会议现场
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副主席、摄影教育委员会主任刘鲁豫,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彭文玲出席研讨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理事田春亮、网络学院院长邢海源、网络学院执行院长杨玉辉、青年教师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革新路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陈玉清,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徐肖冰侯波少儿摄影艺术学校)摄影教师、桐乡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沈剑峰,江苏省常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三井实验小学摄影项目负责人李海刚,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专业摄影显示器事业部高级经理张晓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赭山小学(萧山区高帆摄影学校)教师汤飞淼,贵州省大方县实验高级中学教师王文琳,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教师付桐,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三里屯分校摄影教师王斌以及中国摄协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研讨会。中国摄协摄影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院长张希红主持研讨会。
视频会议页面截图
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召开
郑更生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春风计划——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培训班志愿服务项目,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重要举措。
郑更生强调,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了文艺的人民性。中国摄协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办好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艺术教育,而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春风计划——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培训班”这个项目,进一步推动中国摄协的志愿服务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和中国摄协摄影教育委员会要继续扩大覆盖面,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联动,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扩大影响力;同时,要精心做好组织工作,遴选优秀的师资力量,完善课程内容,提升授课水准。希望参加培训的教师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摄影知识带给孩子们,培养他们的艺术美感,真正让孩子们以摄影为手段,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讲好身边的故事、家乡的故事、红色的故事。
刘鲁豫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面向青少年的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中国摄协摄影教育委员会一直致力于积极促进摄影教育的繁荣发展,春风计划——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培训班就是以摄影美育带动全民美育的一次探索,展示摄影担当的一个举措。在中小学推动摄影教育,用影像为同学们引路,把美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助力他们成为向上、向善的时代新人。以美育人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热切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这个项目做好做实,用摄影助力青少年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用教育滋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优秀摄影师。
彭文玲在会上介绍,春风计划——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培训班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国免费培训中小学摄影教师人左右,尤其倾向全国边疆省份、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类课程教师,并为他们配发教材,旨在增进他们的摄影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摄影教学的业务水平,从而促进中小学美育教育。年培训班第一期培养了9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摄影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年将继续举办第二期,同时将加大对北京市郊区摄影教师的培训力度。“春风计划”项目成果,也将通过线上线下摄影展览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展览将对参培教师的学生摄影作品予以展示。
经过中国摄协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以及各个教育团队的辛勤耕耘,不少以摄影为特色的中小学校已美名在外,开拓出一条条独具特色的青少年摄影美育之路,孩子们的一招一式渐显功底。与会嘉宾大多身处摄影教育在一线,他们怀着一腔热情,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发表了真知灼见,有的侧重于教学实践,有的侧重于理论梳理,从培养教师队伍、确立教学主题、编选摄影教材、开展实践活动等多个层面交流摄影教育的心得和行之有效的举措,还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会议现场
田春亮提出,中小学摄影教育要通过摄影实践引导学生讲好家乡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并依托中国摄协的平台,做好跨地区的交流,使学生摄影创作成果实现最大文化价值。
李海刚认为,青少年摄影教育应去职业化,去功利化,应更多指向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发展眼力和欣赏力,激发兴趣,培养意识,形成一种观察世界、了解社会、表达自我的意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的内在潜力,为将来可持续发展而蓄能。
沈剑峰从摄影教育环境建设——氛围熏陶、摄影教育课程建设——美育探究、摄影活动开展——影像育德三个方面,分享了桐乡城北小学经过11年的青少年摄影教育探索,逐渐形成的富有美育特色的教育经验,而他们开辟的三条红色摄影研学路线,因为其良好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效果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追捧。
杨玉辉分享了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网络分院“刻意练习”的教育方式。他形象地比喻,比火箭制造还要复杂的是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教育没有图纸,不能设置标准答案。
柳州市革新路第二小学就读学生中70%以上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年前,中国摄协摄影公益服务项目落户革新二小。陈玉清动情地说,家境清贫的孩子通过学习摄影打开了一扇观看世界的窗,感受到大千世界的魅力。摄影让这些农民工子女从小学会观察思考,培养了艺术审美视觉,有了“艺术范儿”。现在的革新二小因为摄影教育的特色,已经成为当地名校。她还提到,学校的两位老师参加了“春风计划”第一期培训,受到了一次头脑风暴式的冲击。
汤飞淼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赭山小学正在火热开展的“学农摄”活动和影像微德育活动,分享了学生们在活动中的拍摄成果,从而引出了摄影对小学生悟美育德教育功能的启示——摄影研学的魅力无可比拟。
王文琳认为,摄影教学最核心的是对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正面的、向上的、积极的教育,是教育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的途径。他在会上介绍了利用摄影讲好家乡故事,教育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爱祖国,以及利用当地红色文化摄影教育感染教育学生的实例。
从年成立摄影小组到年挂牌成立儿童摄影学校,到挂牌中国摄协青少年摄影教育基地,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三里屯分校的摄影教育已经有37年的历史。王斌详细地分享了学校摄影在课堂教学、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的经验,学科融合是特点。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他坦言自己的职责就是让学生通过摄影懂得如何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既是教师也是影像创作者的付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