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像拍摄要想得到背景虚化的拍摄效果,注意

像拍摄中要得到虚化的背景,看似简单,其实还是关联了很多的内容的。

比如光圈、焦距、拍摄距离,当然还可以有一些办法能得到背景虚化的效果,比如长曝、比如追随拍摄等。这其实关联的内容不仅仅是镜头、相机,还和拍摄手法有关。野马哥就为您详详细细的解读一下吧。

人像拍摄中的背景虚化,实际上是一种景深控制方法

景深是摄影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来看看百度的解释: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光圈、镜头、及焦平面到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我们来看一张图,就更加直观了:

也就是说,景深范围内,所有的被摄物都是清晰的,而在景深之外,被摄物是模糊的。联想到人像拍摄时,我们往往需要将人置于景深范围之内,使其清晰成像,而其他物体则置于景深之外,从而产生虚化的效果,也称为散景。

景深大小关联的三个参数和一个重要事项

如上一段所说,景深的大小,是与光圈、镜头焦距、焦平面到拍摄物的距离这三个参数相关的。

在其他两个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1、光圈越大,则景深越小

所以大光圈的镜头,总是拍摄人像的好镜头,比如35f1.4、50f1.2、85f1.2、f2、f2等,越大的光圈,越容易使背景虚化。

2、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小

所以人像摄影师都喜欢用-等中长焦拍人像。

3、相机与被摄影物越近,则景深越小

越靠近人,则景深越小,那么背景也就越容易虚化。

了解了这三个参数,还需要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前题条件:

4、那就是人必须与背景保持足够的距离

这也很容易理解吧。比如背景是一面墙,而人正好靠在墙上,那么人和强人距离太近,容易都处于景深之内,所以无法把墙变虚化。所以,背景需要虚化,则虚要将背景与主体的距离拉开到背景处于景深之外。

景深与相机及镜头的关系

从相机和镜头对景深的影响来说,自然是镜头的影响更大一些。相机的画幅,相对来说对景深的影响并不大。所以,我们就重点说说镜头。

1、镜头的最大光圈

最大光圈越大则意味则镜头的质量越好,用料越足,价格也越贵,比如尼康新出的Z卡口夜神58f0.95,价格高达多,则非常重,用料十足。

另外光圈的形状、叶片数量等,也会对虚化效果产生影响。

2、镜头的焦距

中长焦镜头,一般是比较适合拍摄人像的,特别是户外拍摄的时候,一只中长焦镜头必不可少,象各家的70-的端都是人像拍摄中最常用的。

3、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

靠的越近,拍的越虚!特别是微距镜头,对吧!所以,其实如果我们要拍一些特写,用用微距来拍人像,可能会有极致的虚化效果哦!

非景深控制法产生的背景虚化方式

这其实是大家容易忽略的方法。它与器材无关,是一种拍摄技巧。

1、追随法拍摄

当我们要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一般采用高的快门速度,让便让物体呈现凝固状态。但与此同时,背景也凝固了下来,并无法达到模糊背景的效果。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也就是镜头有意识的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及速度保持同步,追随物体运动,那么大概率可以拍出主体清新,背景模拟的照片。

把物体换成人,也是一样的,这在拍摄横向运动的人的时候,是很有用的一种方法。

2、延长曝光时间的同时主体不动

当背景呈现运动状态时,通过延长曝光时间,会让背景的物体虚化,而此时如果主体静止不动的话,则也可以达到主体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

背景虚化的注意事项

1、让主体成像清晰

由于景深比较浅,要注意人物的整体或主要部分,要全部置于景深之内,不然会适得其反。

2、背景不是越虚越好

背景的叙事性要求比较高的时候,我们反而不应该将背景虚化,如人文纪实体裁,需要交待事件发生的背景,此时应该保持背景的相对清晰。

3、呈现漂亮的散景请这样做

找好合适的背景,虚化之才能呈现漂亮的散景。比如明暗对比比较强烈的背景、背景的纹理比较明显的场景、背景的色彩与主体产生强烈反差的时候等,这些情况下,能够产生很唯美的散景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人像拍摄中要达到背景虚化的相关知识与技巧了!欢迎您与野马哥一同实践,拍出更加美的人像照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