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玩摄影的时代,每个人都追求拍出优质的照片。有些人是服务于工作,专业拍照20年;有些人是为了获得朋友的赞誉,在朋友圈摄影大赛中脱颖而出;还有一部分朋友是自我欣赏派,以摄影为爱好,修身养性。无论拍照的目的是什么,关于摄影,可探讨的话题总是很多:器材、风格、主题、构图…在不少人看来,摄影不同于绘画和音乐那样需要极高的天赋,有一部专业的相机作支撑就够了;但是实际上,对于专注于摄影领域的兴趣爱好者们来说,拥有相机等拍摄器材只是第一步。
仔细想想,如果看到一张觉得不错的照片,问拍摄者是用什么器材拍的,等于问一个书法家,你的字是哪家的笔墨练出的一样可笑。因为摄影里的门道并不少:在拥有摄影器材之余,还要了解曝光、构图等基本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些综合素质要求,比如审美水平、对光影的敏感程度、对颜色和美学的认知等。
所以即便你拿着最高端最专业的相机,也不一定就能够拍出好照片,更和真正的摄影相距甚远。那么专注于摄影领域的人,都是如何做到“一拍惊人”的呢?
了解自己
想要出好的摄影作品,首先要清楚自己适合哪种主题和类型。近几年,旅游风景摄影风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领地。不过拍来拍去,热门的景区无非那么几个,成片的也出现同质化的现象。角度、构图这些基本点大家也都掌握,因此要出好照片,一定要了解自己。
摄影是一种生活的记录,如果能够将自己眼里的风景和心中的感受呈现给大众,才是最真实的表达。比如京剧大师李浩天,只是单纯的拍下了他眼中的剧场,却能够打动人心,让别人看到照片背后的世界。
保持思考
可以看到很多摄影师,一个人拎着相机走在路上采风、纪实,在某种意义上,摄影也是个思考的过程,如何能将眼中的世界进行呈现,是每个人拍照时都会想到的问题。不管是专业摄影师外拍,还是普通人日常拍照,都是非生产线式的拍摄。而摄影本身也是“百家争鸣”的状态,各花入各眼,每个人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大不相同。只需要展现自己的想法,其余的就留给看客去交流吧。
突破束缚
好的想法是拍出好照片的前提,好设备是拍出好照片的保证。器材的好坏,对于拍摄者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拍摄时一定不能被器材所束缚,限制了想法和脑洞。
本人有黑白情结,非常喜欢纪实、人文类的题材,因为黑白更具表现力。但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是,拍摄器材无关长焦广角大三元,而是一部手机。
为什么拥有很好的摄影器材,他却钟爱用手机拍照呢?“人们一天24小时离不开手机,出门必带,已经是生活里不可分割的部分。虽然在专业性上无法取代单反,但是手机的随身性和便捷性占领优势。尤其是利用社交网络的传播速度,可以及时的分享作品。”
由此可见,手机拍照让摄影师都突破了传统的器材束缚,能够更为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创作,更多的精力可以投放在影像画面表达上。
所以说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是镜头的记录,更是拍摄器材后的双眼在看这个世界。正如手机制造商一直以来鼓励年轻人那样,要善于创新突破,勇敢做自己。
在相机横行的时代,拼像素、拼质感、拼细节、拼价钱,甚至拼器材数量成为了许多摄影人的坏毛病。在比较这些之前,有没有先想过你的摄影技术如何?你是否能驾驭得了现在的相机?这部相机在你手中是否浪费了?有人用手机就能拍出大片,你是否也可以?先不要盲目拼像素了,有这些技术与相机无关!
1.确定拍摄主题
当你拍完一张照片的时候,退一步想想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你真正想要拍摄的主题是什么?一旦你知道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按快门,那么你拍到的照片就更容易传达你要表现的情感了。
2.走出去
不要害怕离开房间去拍摄,门口和窗户等等都可以成为你构图的框架。外面世界可以让你遇到更多精彩的画面,也可以让你尝试更多的构图方式。
3.利用自然和人造的纹理
就像光、影和颜色在照片中扮演的角色一样,纹理、质感等细节也能构成照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当你想要表现它们的时候,把焦点对准它们吧。
4.保持照片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在看到一个想要拍摄的场景的时候,我都会尝试引导一下场景中的事物,让照片变得更加有趣。就像拍摄小孩时,可以在其中放入一些小玩具来引导小孩出现在你想要的位置。而且这也不会看起来不自然,因为它也是属于生活中的一部分。
5.使用自然环境创建一个场景
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关键。看看光来自哪里,你周围的环境有什幺元素。背光时树能产生有趣的光线和影子,而水面则能产生倒影。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这些有趣的元素,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来营造一个精彩的故事,以此来吸引观众。
6.用好你手上拥有的拍摄工具
对于手机功能非常发达的时代,你已经不一定要用相机来拍照了。手机不离身给我们随时随地拍摄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先把你的手机的拍摄功能用上吧!
7.描述细节
对我来说,很多时候,照片让我喜欢的原因是它的感情触动了我。而这往往是通过描述能够感动你的细节来体现的
8.恰到好处的曝光
曝光是一张照片的关键所在,如何利用好它并且打破它则是作品的成功所在。就像拍摄风景照时,你会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