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学什么都要理清一条明确的思路,有思路就不会迷路!要有计划地学习,不要今天看到这个就开始研究这个,明天看到那个又开始学习那个,时间久了头脑会乱成一锅粥,等于白白浪费精力和时间。摄影也是一样,在学之前先了解什么是好的照片,好的照片为什么好看,因为它简单、直接,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出他拍的是什么。
什么是拍照的思路
先看张照片,来分析下它好在哪里
如下图,金黄色的落叶铺满了整个马路,两张座椅一路既往地在那等待着游人的歇息,可椅面上的落叶告诉我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小鸟都开始嫌弃它了,靠背上那是鸟粪吧!秋景的氛围不禁让人觉得过于凄美。
这种氛围是怎么拍出来的?
首先是取景,公园里其实有很多人,左上角右上角都是人,要想拍出那种孤独与安静
,就要等没人时再拍。
其次是构图,要想给画面营造想象力,一定要把画面的空间感拍出来,如上图的纵深感就非常好。
第三是后期,你见过颜色有这么简单统一的公园吗,还这么黄那么红,可感觉就是很入味。
所以简单的取景,合理的构图,后期调色就是拍照片的思路。
下面来说说怎么做好这三点
1.取景要简单:
拍照时出现在屏幕中的元素就是你要取的景,所以画面中与被摄主体无关的元素能不要坚决不要。
来看下两张图不同的取景比较
如下图,我知道你拍的是那朵有蜜蜂的花,可下面那半朵花实在太抢眼了。我忍着不看它,可我又觉得它在偷看我,于是我又看了它一眼,只因在花丛中又多看了它一眼,于是主体就变得不突出了。
如下图,主题明确,画面简单,一目了然.
取景简单的方法有多种,如仰拍可避开下面的杂乱,用大圈虚化背景,拉长焦段或靠近被摄主体等
如下图,仰拍
如下图,虚化背景
2.合理的构图
当人确定了取景的范围和元素后,接下来就要对主体和陪体进行位置的安排,就是构图.
如居中构图、对称构图、三分构图、曲线构图等,哪种场景该用哪种构图法。
如下图,三分法经典构图
这里再强调的一点就是透视的应该很关键
透视就是我们正常的视觉感受,拍摄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把这种透视的视觉冲击力拍出来,突出主体给照片增加纵深和层次感。
透视主要有3个特点:近大远小,近远虚实和近宽远窄的原理
如下图,马路就是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拍摄时放低角度透视感越强。可以找到很多有线条感的东西进行拍摄,如排成一列的树或是有规律排成曲线的楼房等
3.后期调色
一张照片合理地进行后期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它可加强照片的影调,统一画面的色调,使照片不再像日常的照片那样平庸。
如下图,原图是阴天拍的,灰蒙蒙的一片,好无层次感
如下图,只对光线的明暗微调了下,加强了对比。天上的云变得厚重而立体
上面只对明暗的影调进行处理,下面再看下对色彩进行微调看效果怎么样。
如下图是调整后的,把整个画面调成青色和黄色为主色,对比会强一点
总结:
拍照的思路:
1.先确定要拍摄的主体
2.再想取景更简单更突出
3.怎么构图画面的空间感会更大,保证画面不要太拥挤
4.前期没办法做好的,用后期还可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