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场馆一流作品一流呈现钟维兴谈首届

钟维兴很忙。作为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周的艺术总监,开幕前他忙得脚不沾地,开幕了他依然整日奔忙。今(19)日上午他在主展场之一的成都当代影像馆接受来访,下午在另一主展场成都市美术馆B区主持公益论坛,晚上又回当代影像馆主持一场展览的启幕。虽然奔波不停,但在他看来,此次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周有四个“一”,一流的一。成都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钟维兴一流的场馆此次国际摄影周的主展馆——成都市美术馆和成都当代影像馆,给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回忆,由于场地条件有限,大理国际影会当初甚至一年一换举办场所。此次摄影周一流的硬件条件,即便让见多识广的各路摄影名家也叹为观止、羡慕不已。钟维兴回忆,他曾经去过国内外众多的摄影节,但此次成都国际摄影周的场馆条件,不仅在国内是一流,即便对标世界也仍然一流。“就像奥运会,要办一届顶级的赛事,没有鸟巢和水立方肯定不行。”有三个影像展展出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只是成都众多一流艺术展览场馆中的之一不但九大主体展览的场馆一流,七大平行展的展出场地如东安湖畔的东安书院,其展陈条件也属顶级。钟维兴实在想不起,以往参加过的哪一届摄影节有类似本次摄影周的展陈条件。居于美国的著名国际影像收藏家靳宏伟感叹,办一届好的城市摄影节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场馆好,起点高,城市漂亮——“成都全部满足。下一届成都摄影节只要我能来,一定还会来。”一流的艺术家和摄影师“摄影节说复杂可以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钟维兴认为,“就看有没有足够优秀的艺术家和摄影师。”此次成都国际摄影周,在参展艺术家的选择上,标准定得极高。就国际而言,此次最重磅的“庆典”——威廉·克莱因中国首展三年前就已开始筹备,照片的遴选和尺寸均是克莱因本人生前亲自确定。除此之外,当代影像馆本已有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展和贝尔纳·弗孔作品展又专为此次国际摄影周更新了展品。再加上当代影像馆内的萨尔加多、寇德卡、荒木经惟、森山大道……二十世纪最顶级的一批摄影大师的作品齐聚成都当代影像馆。威廉·克莱因的中国首展,本届成都国际摄影周不可错过的顶级展览就国内而言,“高度”“向度”“极度”三大主体展几乎将从中国摄影家协会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的众多名家囊括殆尽,从主席到副主席都拿出了自己的作品。除了刘香成、解海龙这样的知名摄影记者之外,还有陈漫这样的商业摄影师和马良这样的当代影像艺术家,各种风格各种流派齐聚一堂。如此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以往举办的摄影节鲜有能及,而成都第一次举办摄影节就做到了。“你们这次整了个中国摄影的梦之队啊”,外地来宾跟钟维兴开玩笑,“参展者名单一看就是一流。”一流的作品然而仅仅把一群优秀的艺术家和摄影师聚集在一起还不够,还需要他们拿出自己最好的、一流的代表作。此次的参展艺术家可谓众星云集,但无论多大的来头、多高的段位,在选片上都几乎完全信任国际摄影周组委会和策展人的考虑。入选的作品,几乎都是各位摄影师和艺术家最精华的代表作。解海龙的“大眼睛”照片早已深入人心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钟维兴笑言“场地还是有限”,许多摄影师的组照作品限于具体条件无法完全展示,只能以单幅的方式与观众见面。但成都首次举办国际摄影周,就能够得到国内外众多摄影师和艺术家的充分信任,使他们放心地送来自己的经典作品,也是因为一直以来成都在影像上对学术的讲究、底线的坚持,令摄影师和艺术家相信:即便成都国际摄影周是第一届,但一定是头彩、不会是空炮。一流的呈现如果有一流的照片和影像,但尺寸不讲究、装帧不考究、灯光不合适,一样会成为木桶的最短板。跟许多摄影节在呈现方式上的较随意相比,此次成都国际摄影周坚持所有参展作品都以美术馆展出的标准来制作和呈现。在今日下午的公益论坛上,曾获普利策奖的著名摄影记者刘香成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照片的呈现方式已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的照片没有今天那么多,而且照片最主要呈现的地方是报纸、杂志这样的媒体上。如今人人都会拍照片,照片的数量已经以万亿来计算,而其中只有零点零零零零零零一的照片能因为进入画廊和美术馆而被长久地记住。”这是照片呈现比以往尤为重要的根本原因。本来策展时间很紧,钟维兴心里曾经很忐忑:照正常情况估算,照片就算全部都挂起来了,中间还不知有多少细节上的小瑕疵。结果等布展差不多到80%的时候,他去现场一看,“我们的策展团队太牛了,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第一届“从无到有”的成都国际摄影周,如今看来已经成为了成都影像发展史上品质最优、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艺术性最强的一次影像艺术盛会。成都市美术馆内,几乎每幅作品前都排着观众将历史传统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成都打造为“世界文创名城”,是早在四年前就已确立了的目标,而首届国际摄影周的成功举办,无疑是城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影像艺术兴盛的时代,影像因城市精彩、城市因影像扬名的双赢范例层出不穷。如果不是摄影节,谁知道广东的县级市连州?如果不是摄影,又会有多少人知道法国小城阿尔勒?现在,万人口的成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足够精彩的影像平台,成都人不必远行就能在家门口观看国际国内一流的影像作品。影像作为成都新的一张城市名片,经过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周的打造,已经昭然成形。红星新闻记者蒋庆程启凌摄影报道(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