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该不该规定14岁以下免进或许可

博物馆不该再是一个沉默、只可远观的‘殿堂’,而应是鼓励观众探索、交流和思考的学习场所。

“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大人一说话,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脑子都要炸了。”

上周末,前往上海博物馆观看展览的市民何先生正好遇上带着孩子结伴观展的家庭,将这段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不少人与何先生感受相同,认为低龄孩子并不适合需要观看门槛的博物馆展览,甚至有人建议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但也有人认为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控制言行,“只要没有损害展品的过分举动,应适当容忍”。

随着暑假进入倒计时,上海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迎来一批携家带口的亲子类型观众。低龄孩子该不该进博物馆,近年来争论不休。日前正在举行的第26届国际博协大会将审议博物馆的新定义,但无论哪种定义都强调了博物馆面向“公众”,负有“教育”之责。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博物馆不应拒绝儿童入内,但可以创新“进入”的方式。

展览可否设准入门槛?

“这个罐子是什么做的?”“以前的人拿这个来干什么?”上周末,何先生在上海博物馆参观时,遇上一个大人带着三个孩子观展,围在他身边话音不断。据何先生回忆,这些孩子在10岁以下,很多问题“车轱辘来回问”,“除了不断问问题,这些孩子还习惯将双手放在展柜上,我真怕他们用力会晃动文物。”

何先生将自己的感受发到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孩子们在场馆里追逐、喧哗、触碰展品,都是被人诟病的问题。在一家房产公司工作的姚女士曾在浦东美术馆参观艺术家蔡国强的展览时,看到有孩子伸手触碰展品;外企职员叶枥则曾在一家博物馆看到孩子窝在角落里玩平板电脑,还大声喊叫“信号怎么不好”……

“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大多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即使解释展览的导览、讲座也都有一定的专业性,成年观众尚不一定能看懂,小孩能有多少收获?”在一家画廊工作的任先生表示,他们一般不太接待年龄太小的孩子,“画作等艺术品大多是裸露放置,顶多拉上一条距离线,但‘防君子不防小人’,而且许多非具象的艺术品小孩子也不一定能看懂。”

孩子应该如何看展览?(摄影:赖鑫琳资料图片)

近年来,“熊孩子”在博物馆内造成展品破坏的案例并不鲜见。年5月,上海玻璃博物馆一件展品玻璃城堡就因两个小孩翻越展区围栏追逐玩闹时撞到展柜导致损坏。今年1月,湖北武汉一私人博物馆的文物被参加校外冬令营的孩子失手打碎而引发争议。

何先生发现,一条评论认为“部分展览应限制14岁以下孩子入场”,获得了不少支持。事实上,上海车展就曾明确拒绝“儿童入场”,而许多剧场的部分演出剧目也对“1.2米以下儿童”说不。在他看来,负有公益教育职责的博物馆也应适当提升观展门槛以确保展品安全和观展秩序,“博物馆艺术馆毕竟不是游乐场”。

不久之前,上海市发改委、文旅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收费管理办法》,明确公共文化设施可以合理收费,“以财政性资金为主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或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到博物馆即是学习

记者日前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举家前来的参观者不少。正在举办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里,不少孩子未必了解这些数千年前文物背后的故事,但新奇有趣的造型也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在猫头鹰造型的妇好鸮尊旁,今年9岁的参观者崔玟说,“希望这是我乘坐的飞船。”现场工作人员在展厅内来回巡视,确保观展秩序。当不少带孩子的家长在展厅门口排队时,他们立即上前疏导部分参观者提前进入展厅其他客流较少的区域参观。

“孩子确实是我们重点‘盯防’对象。”曾在一家艺术馆担任志愿者的叶枥坦言,相对成年人他们会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