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非遗创建非遗墟市泛湾区城际联盟

“奋力奔跑追梦非遗”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结会议于2月28日下午在东莞市文化馆召开。这是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成立后首次召开的全市非遗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宣示了我市保护传承非遗的决心和责任,强力吹响了新一年高品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号角,增强了传承人群的文化自信。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陆世强、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王旭辉,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局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领导等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张树祺、黄欧、黄素明三位东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按手印形式留下永恒“匠心之手”,这是年度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结会议最激动人心一幕。

会议表彰并颁发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证书、入选第七批省级非遗项目牌匾、“市非遗工作站”牌匾、“东莞非遗墟市优秀项目”牌匾,以及年非遗进校园获奖证书、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特别贡献奖”等。

会上,在东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领下,东莞市45名师生代表集体宣誓“我是东莞非遗传承人,我志愿守护东莞历史文脉,传承不守旧,弘扬不忘本,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努力奋斗”!铿锵誓言,再次点燃了东莞非遗梦。

东莞年非遗工作总结视频

↓↓↓

大会以图文展形式,展现了东莞市过去一年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在会上对年全市非遗保护工作作总结,对年工作进行周密布置。

1在非遗保护体系建设上有值得骄傲的新突破

◆张树祺、黄素明、黄欧3位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节马传说”等5个项目入列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岭山莞香制作技艺”等7个项目挂牌市级非遗工作站。

2在非遗制度设计上有值得振奋的新建树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作为市级行政法规,经过5年的修改打磨,已经基本完成审核报送程序,即将向全社会公布,从此,东莞非遗保护工作有了新的制度保障。

3在非遗品牌活动的发展上有值得点赞的新成果

◆非遗进校园完成63场,40万学生受益,受益学校和学生是上一年的三倍;

◆东莞非遗墟市举办70多场,其中举办10场墟市城际交流,受益市民近30万,实现线上线下“双线”运作,打通非遗产品走向市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11个非遗项目强势入驻东莞最大商贸体——民盈国贸城;

◆“东莞第二届腊味节,18大东莞腊味品牌亮相,数十万人参与到腊味节各项子活动中。

4在非遗保护工作社会力量参与上有值得欣慰的新亮点

◆东莞银行、民盈国贸城、矮仔祥腊味品牌、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东莞青年国际旅行社、东莞阳光网、状元家宴、格兰帕酒庄等等企业以各种方式大力支持东莞非遗保护工作,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令人感动的人文情怀。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陆世强上台致辞,他用“有纹有路、有为有位、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点赞全市非遗保护工作者过去一年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希望接下来,全市非遗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非遗工作的重要性。他强调,做好非遗工作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内容,“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新定位为非遗工作搭建了新平台。要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扩大交流合作、跨界融合发展、借助高科技手段、加强非遗理论研究等措施,深化工作内涵,提升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品质。他也要求全市非遗工作者要通过加强学习、完善管理、提升策划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借助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来强化执行力,为开辟东莞非遗保护工作新局面、建设东莞文化引领型城市而不懈努力。

据介绍,按照市委提出的“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城市定位,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年将在原来的“东莞非遗墟市城际联盟”基础上,创建“东莞非遗墟市泛湾区城际联盟”,这将是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最大的亮点。该项目,已被列入东莞市政府湾区发展规划,成为东莞湾区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湾区城市文化大融合的有力抓手。

1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做好法律法规学习培训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将于今年颁布,这是我市非遗保护第一个行政法规文件。为此,计划邀请国家、省相关法律方面专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四个法律法规文件,对我市各级非遗工作负责人、专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培训,促进我市非遗保护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

加大“三级”联动力度,完善市镇村“三位一体”保护机制

从项目申报、经费安排、人员安排、活动策划、品牌推广、传承人权益保障、项目五年规划执行、各项补贴申报、工作考评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大“三级”互动,开拓市镇村“三位一体”保护机制新局面。

3

加大品牌活动策划力度,强化“湾区”特色

首先,要加大“非遗进校园”活动与“湾区”城市间的交流,通过“研学旅行”活动,与“湾区”各城市首先建立基地和基地间互动,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湾区”城市“非遗进校园”交流机制;

其次,扩大“东莞非遗墟市城际联盟”联盟成员,在原“城际联盟”基础上,加入其他“湾区”城市,将“东莞非遗墟市城际联盟”扩大为“东莞非遗墟市泛湾区城际联盟”;

再次,“东莞第三届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将邀请香港、澳门等城市的高校师生和设计师参加大赛,逐步将大赛办成“湾区城市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最后,“第三届东莞腊味节”将邀请“湾区”城市著名腊味品牌参与,强化腊味节“湾区”特色。

4

加大跨界融合发展力度,强化“都市”色彩

首先,继续深化与本市旅游部门合作,策划完善非遗旅游线路,强化线路特色,丰富线路内涵,突出“融合”色彩;

第二,继续深化与教育部门合作,把非遗进校园活动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结合起来,盘活非遗基地、非遗专题馆和非遗墟市等教育体验资源,打造“时尚”色彩的“非遗研学”活动;

第三,继续深化与体育机构合作,策划“湾区”传统体育项目的交流与比赛,突出“传统”色彩;第四、继续深化与创意设计行业的合作,联合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共同策划“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造物节”,进一步强化非遗保护的“创意”色彩。

5

加大传承人保护力度,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

一是要建立传承人健康档案。联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每年对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身体检查,市非遗中心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健康档案,为传承人提供健康保障服务;

二是增加传承人传承补贴。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市财政每年每人传承补贴提高到元,同时,敦促镇村两级建立非遗传承人补贴制度;

三是增加传承人学习培训机会。除市非遗中心每年安排的代表性传承人专业培训,增加城际交流学习和高校联合培训,全面提升我市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能力和传承水平。

6

加大非遗保护体系建设力度,推动非遗项目成功申报和健康发展

一是做好各项申报工作。今年非遗项目的申报大年,市非遗中心要协助各镇街做好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申报、第八批省级非遗项目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项目申报,确保经费保障到位、专来指导到位、申报材料质量到位;

二是做好七大非遗工作站运作补贴的协调和发放,指导非遗工作站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切实发挥好非遗工作站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枢纽性作用;

三是做好非遗项目图典编辑和出版,联合市摄影家协会,做好非遗项目图典的编辑,力争年底,出版新一届东莞非遗项目图典;

四是讲好“东莞非遗故事”。市非遗中心将联合相关机构和部门,举办全市“非遗故事”大赛,推动各镇街挖掘整理各非遗项目故事,弘扬故事的精神内涵;完成20个项目的口述非遗的拍摄工作,进行线上推广。

现场声音

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我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我深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也对莞香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东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欧

“传承文脉、精彩非遗”是我们的共识、担当和情怀,我们一直奔跑在路上。下来,莞城将继续在培育非遗传承队伍、创新非遗活动形式、拓展非遗传承展示空间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莞城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梁晓丽

“文化道滘魅力非遗”,就是推动硬件建设让非遗传承有阵地,推动活动普及让非遗传承有载体,推动资料搜集让非遗传承有底蕴,推动形式创新让非遗传承有活力。

----道滘文广中心主任叶建波

我们的学生对东莞本土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之情被点燃,我们为之自豪,为之深感责任重大!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做好非遗研学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取得更大成效,不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光荣使命!

----东莞步步高小学校长尹凤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410.html